[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钱世金生——海丝泉州的货币记忆

2017-12-26 08:50:19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外 货币遗存

沿着“海上金融之路” 东西方货币安居泉州

咸淳元宝

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货币交流之路。

宋元时期,刺桐港一跃为“东方第一大港”,“外国商”纷至沓来,使中外货币在泉州交融共存。宋代以来,经海上丝路,大量铜币输出,宋币可谓“四夷通用”;而为了与中国人贸易,海丝沿线国家纷纷模仿铸造中国货币并流通。明朝中后期,西班牙银元等流入中国,外国银元改制而成的装饰品成为当时富贵的象征;清末以来,大量外国银元特别是墨西哥鹰银,跟着侨批侨汇券流入泉州……

宋元时期泉州古船

见证当年货币输出

■时间:宋代、元代

■主角:南宋咸淳元宝、绍定通宝,元代至大通宝

■特征:海丝沿线国家曾大量出土

南宋末期,泉州附近的造船师傅把几枚唐朝、北宋以及南宋的“咸淳元宝”,放到一艘船的孔槽里,这些钱币就此被拼接到船的龙骨。很快的,这艘船从刺桐港开始了前往南洋的商业之旅,然而回航中船不幸沉没在泉州后渚港。1974年,这艘宋代古船重见天日,它不仅承载着海丝贸易繁盛的记忆,同时也是中国铜钱在海外流通的例证。而两枚“咸淳元宝”,也成为古船沉没的上限年代的佐证。

另一艘由泉州制造的、沉没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海域的元代沉船,船上数量最多的为中国铜钱,重达28吨。铜钱年代包括唐、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元,最晚为元代“至大通宝”。“清代之前,中国铜钱是日本的主要流通货币,新安沉船中数量巨大的中国铜钱,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与朝鲜、日本紧密的贸易往来。”泉州海交馆工作人员说。

泉州钱币学会会员曾注明介绍,宋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以铜币输出最多,由于宋钱币制统一、铜币精良,在国外享有极高信誉,可谓“四夷通用”。许多铸币流到海外,甚至导致中原地区一度“钱荒”。从泉州等各个港口流出的铜钱,除了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对流入国家的货币文化产生影响,东亚、东南亚及南亚诸国不仅用中国货币,而且还仿造中国货币并流通使用,比如高丽、日本、交趾等以铜钱为主币。

“肯尼亚曾出土宋代‘绍定通宝’,这意味着宋代铜币曾外流远至东非。”曾注明说,中国铜币还在印度、伊朗、阿曼、东非沿海出土,其中东非曾出土中国钱币233枚(宋钱占91%)。宋钱在沿线国家的大量出土和传世,也反映了其深得海丝沿途人民的认同与接受。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