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沟水系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春节后启动 再现“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 八卦沟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 本报讯 (记者 许雅玲 文/图) 人类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八卦沟是泉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古城双修“七个一”工程将八卦沟水系综合整治提升纳入其中。今年市两会,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此,建议对八卦沟加以整治提升,再现泉州市区“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的历史风貌,提高古城生态环境质量。 现场走访 从前碧水清流穿城过 如今水质变差垃圾多 据史料记载,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因其形状似“鲤鱼”,故称之为鲤城。城内水系发达,经长期汇流,纵横交错,称为“八卦沟”。据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如今,中心市区八卦沟仅存八卦沟(新门水闸起至涂门水闸段,全长2930米)及小八卦沟(681米)两部分,是中心市区内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记者沿着八卦沟走访了周边居民。对于居住在新门街的退休老教师林姜美来说,每个年代,门后的内沟河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林姜美一家有15个兄弟姐妹。在上世纪50年代自来水还未普及的时候,一家人煮饭洗衣都离不开八卦沟的水。在林姜美印象中,内沟河水是从上游的晋江水源流进来的,水流大,清澈见底,还能看到鱼虾在沟里游动。当时附近居民用水量大,邻居加工手工面线、母亲腌咸菜做豆酱、当中医的父亲清洗中草药的水,全都来自于八卦沟。因为家中人口多,小时候的林姜美和兄弟姐妹们,还要轮流带上桶去八卦沟打水,填满家中的大水缸。“我们是喝着八卦沟的水长大的。”林姜美说。 骑着自行车经过八卦沟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17年前,他从义全街搬到新门街居住,“听50多岁的邻居说,小时候八卦沟水特别干净,她经常和小伙伴在八卦沟游泳。”对此,陈先生颇为感慨。他说,刚搬过来时八卦沟水质已经变差,生活垃圾和淤泥都堆积在里面。陈先生坦言,现在还经常看到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把生活垃圾往八卦沟里倾倒,有一些小孩子甚至直接从高楼窗户往八卦沟里扔垃圾。“有几次,我经过八卦沟时,差点被从天而降的垃圾砸到。” 不远处,一名清淤工人正将长杆伸进八卦沟里打捞垃圾。清淤工人告诉记者,八卦沟里的垃圾种类众多,有居家用品类,如玻璃、锅碗瓢盆、纸巾、小孩尿布、破旧衣服等;有包装类,如塑料袋、酒瓶、饮料瓶、铁罐、快餐盒、烧烤用的竹签等;还有动物类,如死鸡鸭、死猫、死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