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在泉州过年的外乡人—— 年夜饭吃出了家的味道

2018-02-16 09:14:0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诗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李军(右三)与表弟一家在泉州欢聚团圆

本报讯(记者 王树帆 文/图)浓浓的年味,映照出人们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红火的新年,承载着大家对2018年的新希望、新期待。在戊戌狗年新春到来之际,本报开辟“戊戌年·旺新春”栏目,多路记者奔赴基层一线采访,展示泉州大地新气象、新风貌、新变化、新成效,讲述家旺、城旺、国运旺的精彩故事。

同样的一个春节,不回家的人和回家的人,对于这个春节的感受肯定不一样。昨日是大年三十,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是家的温暖,在泉州的外乡人是如何准备一年中最重要的这顿饭?记者走访了部分在泉州过年的来泉务工人员,在冷冷的冬天听到了暖暖的故事。

“新泉州人”款待老家客人

“爸爸,烤年糕好啦!”

“来来来,我尝下你的手艺怎样。”

“姐姐,你第一次做饭有人敢吃吗,哈哈。”

刚步入李军家便听到一家人互相打趣的嬉笑声,只见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窗户贴上了“福”字窗花,墙柜挂上了“福”结,年味十足。鲍鱼饭、千层面、清蒸鱼、椒盐虾……大圆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可谓色香味俱全。“今年表弟一家特地从武汉来泉州和我们一起过年,作为在泉州扎根的‘新泉州人’,能和家人在这里欢聚一堂,我感到特别高兴。”往年都是在饭店吃年夜饭,今年为了款待表弟一家,李军决定自己下厨,并在一星期前就备足了料。

来泉州20年,李军的饮食习惯变得更具“泉州味”,口味没有以前在武汉老家那么重了。不仅如此,他对泉州的一些特色菜颇感兴趣,比如姜母鸭、海蛎煎等。“表弟他们第一次来泉州,本来年夜饭想做几道泉州美食的,无奈厨艺不济。”李军笑言。

“不管是人文历史,还是地理环境,泉州都是值得去认真玩味的城市。”出生在武汉的李军从小向往有山有水的城市,这也是他选择扎根泉州的原因之一。虽然没能让表弟一家吃上自己做的泉州菜,但李军对胜任导游一职自信满满。“在泉州呆了20年,我早就是‘泉州通’了,清源山、开元寺、五店市、崇武古城……带表弟一行逛泉州的行程都已安排好。”

李军早在1999年就被武汉公司派驻到泉州工作,此后,工作几经变换,也曾当上过企业高管,“我不想安于现状,想多挣点钱让家人生活得更好点”,2010年,李军选择了创业,与人合伙办建材公司。“如果不是来到泉州,我可能现在还是个打工的。”李军将事业上的成功归功于泉州良好的创业氛围,“泉州人很勤奋,这里是民营经济摇篮,是创业热土,创业精神似乎与生俱来,很多像我一样的外地人都深受感染,走上了创业之路。”

但创业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泉州的朋友为我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李军印象中,泉州人很包容,愿意分享,他已经完全融入泉州人当中,“虽然还不会说闽南话,但几乎朋友们说的每一句我都听得懂”。

李军说,当初创业的时候,有想过去厦门或者福州,最终还是留在了泉州,“这是座非常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生活久了会让你割舍不下”。如今,李军在泉州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一起住。“泉州就是我的家,我已经恋上刺桐城。”

大家齐上菜

来泉游客感受家的温暖

对于选择出游过春节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住民宿更加有家的感觉了。热情好客的老板,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让游客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温馨。

昨日下午四点,位于泉州西街一家民宿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在院子里,一群来自浙江、河南、广东的游客,正和民宿掌柜林隆森一起准备年夜饭。海蛎煎、炸醋肉、五香卷、碗糕……为了让外地游客尝尝地道的泉州菜,林隆森和工作人员拿出了看家手艺。在一旁,来自杭州的游客徐君忙着帮爱人切肉,夫妻俩准备了一道江南菜——春笋烧腊肉,他告诉记者:“每年都会利用公休假陪孩子出去旅游,我们早在一个月前就预订了这家民宿,去了这么多城市,我觉得泉州的红砖厝建筑非常美,充满了历史沧桑感。”

到了下午五点,来自广东佛山的游客郑嘉毅和女朋友率先做好了一道佛山菜——XO酱炒鱿鱼。他们农历腊月廿六就来到泉州,刚好赶上了开元寺“勤佛日”,当天两个恋人和本地人一起走进开元寺,吃斋面祈求平安。

“很多地方的这种民俗已经渐渐消失了,泉州还保存得很好,这趟旅游值了。”去年,他们是在成都过年,对比两个城市,郑嘉毅说:“两个城市都比较悠闲,适合生活,虽然成都城市比较大,但我觉得泉州的年味更足,饮食口味更加适合我们南方人。”

“来泉州主要是为了感受闽南文化。”郑嘉毅告诉记者,除了欣赏木偶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天他们还去了承天寺、开元寺等寺庙,感受最深的是泉州是个很包容的城市,比如不管是哪个寺庙,前门和后门都是向公众开放而且免门票的。

晚上六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围坐在桌旁,摆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和主人家边吃边话家常;饭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看春晚,出游在外体验了一番家的温暖。

记者手记

不是不回家 而是家就在泉州

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有大量外地人前来泉州打拼创业,大家都将他们称为“新泉商”。因为工作关系,记者有幸结识了不少杰出代表,记得有一次活动,一位大哥和我用闽南话聊得甚欢,最后才惊讶地发现他是江西人。

“您的闽南话说得太好了。”记者不禁夸赞。

“我来泉州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我在泉州的时间比你更长,是地道的泉州人。”对方开玩笑说。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与家人团圆是几千年不变的主题。然而,许多“新泉商”选择留在泉州过年,并不是不回家,而是因为家就在这里,房子、家人、事业、朋友……他们已深深扎根泉州。目前驻泉异地商会有40家,“新泉商”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真诚地祝他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王树帆)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