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县市新闻 > 正文

泉州洛江区全力推进“城市双修” 修出洛江好气质

2018-02-26 07:36:40 黄琳斌 谭英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城市修补:避免大拆大建,保护历史文脉

万安街道桥南社区位于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桥畔。漫步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的蔡公祠、刘氏家庙等文保单位,闽南建筑风格的红砖楼房,海蛎壳砌的树坛,古香古色的石板地面,饱经沧桑的洛阳古桥……无不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翁文利介绍,修补的原则是避免大拆大建,尽量修旧如旧,保持街区的原始风貌,同时改造不协调、不美观、不方便群众生活的地方。“比如,这里原来的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我们改用石板铺路。沿街20幢建筑进行立面整治,努力体现闽南建筑风味。你看这个刘氏小宗祠,我们保留了它‘出砖入石’的闽南独特砌墙方式,就是将各种形状的石头、红砖和瓦砾交错起来砌墙。拆除一些破烂不堪的街边搭盖物,改作绿化地。有的屋子太高,遮挡了天际线,就做了降层处理。另外,电线全部入地。”

洛阳桥桥头的江滨茶楼是一座3层的红砖楼房,显得古朴亲切。茶楼老板叫刘永昌,今年28岁,本地人,家就在这条街上。

环视店面,只见四面墙都挂着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的摄影作品。刘永昌说:“我们这里是老街,有历史底蕴,整治以前比较破旧、杂乱;整治后,又干净又有文化味,游客也多了。我看中了这一点,所以开了这家茶楼。”

翁文利说,当地政府打算把桥南古街打造成以发展古桥文化、文创休闲旅游项目为主的“古街小镇”,避免过度商业化。

城市双修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

如今,城市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遭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开展“城市双修”,就是为了治理“城市病”、补足城市短板,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

洛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所涉及的各项工作,比如治理一条河的污染,打通一条断头路等,多年来都在做,只是可能统一规划做得不够,有点零散,不够系统。城市本身是一个系统,城市的建设和治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城市双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分工合作,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不是各做各的,而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服务于城市的绿色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站在洛阳桥的南桥头,翁文利指着洛阳江说,为了保护古桥的历史风貌和这里的生态环境,这次在桥两边清淤近4万立方米,同时将桥边的红树林移到别处种植。清淤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洛阳桥变成“陆上桥”;另外,泥沙淤积严重,水流的冲刷力降低了,“养蛎固 (桥) 基”的效果就不理想,因为海蛎要急流冲刷才会长得更好。同时,红树林如果过密,鱼虾都游不进去,不仅会加剧泥沙淤积,而且红树林本身也会出现死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