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县市新闻 > 正文

南安:重塑梅溪水清岸绿 乡镇部门集体“亮剑”

2018-05-15 08:03:29 庄晓丽 苏明明 李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走访

污染源多加治污欠账 梅溪水堕变劣Ⅴ类

生活污染成主因 密集处排污管10米一根

近日,记者沿着梅溪,走访流经的村庄、社区,探究致污原因。

在梅溪上游,水质仍较为清澈。在洪梅镇境内,记者看到梅溪流经的地方,岸边大多是农田,有村民正在田里耕作;不少河段都在施工,清理河道,修建堤岸,因为施工的缘故,泥沙入河,溪水呈黄色。“施工结束后,水自然就清了。”现场一工人表示。

尽管未看到明显的生活污水直排口,但梅溪越往下游越浑浊,在洪梅与洪濑的交界处,已看不清梅溪的底部。在洪濑镇东林村,梅溪与支流四都溪交汇处,能明显看到梅溪水质浑浊,四都溪相对清澈,泾渭分明。记者看到,沿溪两岸,绿色铁网将河流与岸边隔离开,沿路还可看到不少警示牌,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

记者越是接近洪濑镇区,看到的排污管道越多,每根直径30厘米左右,间距不等,密集处隔十米左右就有一根,部分排污管道仍在“工作”,污水直接排入梅溪,能明显看到管道下方流域水质偏白。“好几代人了,大家都是这样,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流。”附近一居民告诉记者。

事实上,相比兰溪、淘溪,梅溪流域的人口最多,这是其致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洪梅境内,早年以农为生的背景,使得大部分居民生活在沿溪两岸。而洪濑镇,则与其强大的商贸背景有关。

《洪濑镇志》主编黄荣周说,早在明朝,洪濑镇区就已经形成商贸小街,明末清初开始繁荣起来。到了民国时期,洪濑镇已经成为福建五大商贸古镇之一。“许多外地人来此做生意,并且定居繁衍后代。”如今,镇区内姓氏已达80多个,足见迁入的人口之多。

黄荣周表示,改革开放后,洪濑镇除传统食品之外,鞋服、化工、机械制造业发展起来,而企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目前约有2万人”。

产业发展、人口增多,但配套设施却未跟上。记者了解到,梅溪流域人口约14万人,由于历史欠账,两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东翼污水处理厂对梅溪流域管网布设较少)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较为薄弱,污水处理率较低,污染物大部分直接或通过支流进入梅溪。

东翼污水处理厂就位于梅溪流域洪濑段的西林村,2016年投用,规划处理规模2万吨/日,而目前实际处理水量5000吨/日。采访中,洪濑镇相关负责人和东翼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均表示“管网布设较难”。谈及原因,东翼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表示:“大部分管网铺设要经过老百姓田地及道路,部分百姓没有意识到这是民生工程,出现不配合施工等行为。”

工业污染畜禽养殖 降水少成“推手”

而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来了工业污染。

在洪濑镇虎啸桥河段,记者看到这一片有不少工厂。沿溪有一家石材加工厂,虽有污水排放口,但已干涸,工厂紧闭。据了解,该石材加工厂无证经营,已被取缔一段时间。

距离这家石材加工厂百米远,有一家明兴纸品加工厂,记者走进厂内,工厂仍在生产,废弃的纸泡入水里,成纸浆后,再压成类似“脚”的模型,用来撑起新鞋内部空间。而泡纸的一池水,已成褐色,靠近池水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工人坚称老板不在,“我们池里的水都是循环利用的”。而这家工厂部分区域用围墙围着,记者无法窥探全貌。沿着溪边走,防洪堤边杂草丛生,难以探寻到明显的排污口。

记者了解到,梅溪沿溪两岸建有工业区,企业共41家,其中洪梅镇10家,洪濑镇31家。走访中,洪濑镇工作人员表示,去年至今,洪濑镇已开展多次检查行动,关闭或整治排污企业。“目前,河流两岸很难发现比较严重的排污现象,部分管道主要是附近居民排放生活污水用的。”

畜禽养殖污染虽是梅溪污染的一个原因,却并非主因,年初梅溪流域仍存在11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81家养殖散户。但走访中,记者并未发现养殖散户,只见到被拆除的猪舍、禽舍。相关乡镇负责人表示,近期的整治行动逐步关闭拆除了梅溪流域的养殖散户。

此外,记者从南安市气象局了解到,洪梅、洪濑2017年降雨量仅为2016年的一半,生态补水的减少也是梅溪去年水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