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40年时光泉州人的客厅变大变靓 居民幸福感倍增

2018-05-31 09:06:32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40年时光 泉州客厅变大变靓 居民幸福感倍增

上世纪80年代的客厅流行铺红砖

这是我家,开门见客。客厅是家的门面,也总是客人最先到的地方。40年时光,泉州人客厅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无到有,从简易装修、功能单一,到如今多功能开发、追求品位,个中变化反映着百姓在物质日益丰富之余,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讲述】

从小公寓到大套房 客厅面积大了9倍

63岁的老王是一名退休干部,在市区金山小区有一套63平方米房子,是1985年单位分给他的。日前记者来到他的这套房子,这里仍保留着当年大致的模样,推开门就是客厅,当中摆放了一块小方桌,剩下只能容一人走动的过道,将桌子下的餐椅拉出,这里就成了餐厅。

客厅铺的是红色方砖,为方便清洗,老王在砖面上又刷了红油漆。记者发现地板砖和天花板有明显改动痕迹,老王解释说,原本房子结构是两房一厅两阳台一卫生间,客厅本有6平方米左右,但当时不够住,就隔出约一半给儿子当卧室,只剩下3平方米了,“小区里很多人都这么做,地方小,也谈不上怎么装修”。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2006年,老王家买了第二套房,仅客厅就有30平方米,而且通向阳台,采光非常好,装修上也是非常讲究,老王说,客厅的地板砖、沙发、电器等都是品牌的,不少还是进口的。

曾经走廊来会客 新家客厅高大上

1984年出生的阿霞老家在惠安的乡下,在她9岁时家里盖起了石头房,有四间卧室一条走廊,没有客厅,过年过节有客人来都没地方泡茶,就在走廊将就。阿霞说,在她上初中时,爸爸将其中一间卧室的门改成拱门,这个房间就成了客厅,但没做其他装饰,只摆上电视、简易的沙发和茶几,这个客厅一直用到2013年。

“后来邻居都翻建房子,都是小洋楼,客厅很大,我家也翻建了,当时还上网查了很多资料,来确定房子要建什么风格。”阿霞说,以前一直没有像样的客厅,家人这回要求客厅一定要大。2013年,阿霞家的三层房子建好了,一楼设置了一个入门厅,真正的客厅在二楼,30多平方米,有两扇大落地窗连着阳台。“房子刚建好那年的春节,年过五旬的父母坐在客厅边看电视边泡茶,感慨万千。”阿霞说,在她小时候,农村的房子都没有真正的客厅,后来很多翻建或新建的房子就有客厅了,近些年来大家的客厅电视沙发是标配,电视背景墙、灯饰、茶具等也是很讲究的。

上世纪90年代,木质吊顶风靡一时。

【见证】

小小客厅40年大变样 基本没有客厅概念

“40年来,客厅不论面积、功能,还是摆设、装饰,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54岁的杜建庭17岁开始当学徒干装潢,至今还在从事和装潢有关的工作,他见证了泉州人的客厅几十年来的变迁。

老杜孩童时住的是祖厝,家中并没有真正的客厅,“有客厅的人家大多经济条件较好”。

1981年,老杜开始做装潢学徒,他发现大部分人家房小人多,常常是卧室门对着一条廊,而这条廊就是所谓的“客厅”,所以有“四房看厅”之说。

上世纪80年 沙发走进寻常人家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外来物品渐渐进入居民视野,比如沙发。”他说,上世纪80年代的沙发是用木板钉的,没有海绵,用麻布包上弹簧最后再包上一层布,“这是经济比较好的家庭才有的物件。”

当时大户人家的客厅也都很小,他回忆道:“城里有些人家比较讲究,会在客厅墙上挂一些书画,或者贴上带图案的瓷砖等,顶部的装饰则流行材质很脆的扣板,地面铺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四方形、六角形均有,既有特色也显得喜庆。”

上世纪90年代 木质吊顶风靡一时

到上世纪90年代,不管是农村自建房还是城里商品房,人们越发注重客厅的装修,老杜说,其中最大变化就是吊顶,“吊顶流行用木的,看起来档次高,墙壁上也会做墙裙装饰一番”。

另外,随着电视、收音机等家电的普及,在客厅中摆上一台大屏幕彩电也是当时一种流行风潮,“放置电视的高低柜也随之出现”。

如今的客厅装修,人们追求个性化和简约时尚。

21世纪至今 中西结合追求个性

“进入新世纪后,居民对客厅的要求就更高了。”老杜感慨道,如今客厅装饰风格分中式、欧式,“除了对材料要求高质量,更多人注重家具家电的档次、装修风格等软性追求。”不少年轻人更是要求个性化装饰,追求简约时尚。

“最近几年,不少人又将客厅的‘会客’功能搬到外面的会所、休闲吧等地方。”老杜说,“图的是享用更高端的服务,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记者 陈小芬 林福龙 庄丽祥 文/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