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画院古厝内,随处悬挂着听障毕业生的手作和绘画作品。 带学生就业屡碰壁 萌生想法办文创院 “我是无声人,幸而遇见你。”走在洛阳桥旁的桥南街上,一座红砖古厝不由得引人驻足,因为它门前写的这句话。 该处名曰“静土”。走入,古厝布置古朴雅致,随处悬挂的绘画艺术作品令人流连忘返,两名年轻女子正在专注地绘画。当人们走近时,她们会转过头,微微一笑,比出一个手势,意思是:你好! 她们是21岁的小萍和23岁的小虹,她们都是“无声人”,是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专毕业生。 “每天在这里安心绘画,就是她们的工作。”在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事自闭症教学的方圆老师是这里的“护院”,她和同事陈思音、林呈河老师都是这里的义工。陈思音也是这两名毕业生的绘画老师。 方圆说,两名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在绘画上都有获奖,作品参加过市级残疾人艺术作品展,绘画功底扎实。临近毕业,她们带着学生在泉州、厦门等地找工作,但都没有合适的企业愿意接纳她们。 “她们也可以去车间当普工,但这是浪费。”陈思音说,她从教多年,发现虽然学生们有一技之长,但工作难找,有的无奈只能从事机械工作。之后,方圆在与身为企业家的一位朋友谈到残疾人就业问题时,这位企业家朋友想到,能否给两个学生提供一个既能发挥才能又能谋生的平台,办文创院的想法就此萌生。 “我们想打造的,是安静又接地气的创作环境。”方圆说,7月一放暑假,她和陈思音就投入到文创院的筹划中。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