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 以制造消费文旅服务为主攻方向 加快形成以制造服务,消费服务、文旅服务为主攻方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 制造服务业突出加减并重,深化“生产基地+物流+互联网”,鼓励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消费服务业突出增存并举,培育发展“新零售”,培育智慧养老、体育服务。 建设一批城市观景台 文旅服务业突出融合并驱,打造文旅品牌和文旅IP。构建“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古城全域旅游打造“一山、一城、一港”三大文旅品牌目的地;滨海休闲度假游实施“六大旅游产品”培育计划;优化“旅游+”生态圈,规划建设刺桐古港文旅综合体;拓展“4小时高铁旅游圈”和“晋江机场通达城市旅游端”。 以城市摄影师视角,结合自然景观、生态连绵带、标志性建筑发现和建设一批城市观景台。 创新能力突破行动 实施实体产业人才三大工程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实施实体产业人才“领跑”、技术人才“支撑”、社会事业人才“保障”三大工程,推进人才分类改革、人才总量倍增、泉台人才交流合作等专项行动,力争202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200万。 布局“环清源山”科创走廊 凸显中心市区的“创新中心”定位,大规模推进都市型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发展,策划布局“环清源山”科创走廊,依托泉州软件园、华侨大学和丰泽、洛江高新企业群落等,盘活利用配套成熟片区周边的低效园区、闲置厂房,形成从北峰到西湖、城东、双阳的创新部落。建设“泉州创新创业广场”,打造全功能创业孵化生态圈。 高起点规划建设“泉州科技城” 探索市县区共建模式,加快集聚各类研究机构、中试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留学人员创业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技术转移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打造开放性创新生态。 开展泉州高新区争先进位行动 制定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原则,整合相邻相近、关联同质的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推动泉州开发区扩区发展,开展泉州高新区争先进位行动。加快从“建设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探索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打造农村“星创天地”平台 完善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机制,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规划建设“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人文”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突出“城市众创、农村星创”,实施孵化器(众创空间)升级行动,打造农村“星创天地”平台,整合资源增强“创业伴侣”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