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600多年墓道碑 见证南安洪濑琉瑭戴氏一族繁衍

2018-10-11 09:08:3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源 族人开荒时发现

这方墓道碑是怎么发现的呢?戴氏族人戴文水介绍,早在1994年左右,有族人在洪坑山一带开荒种果树,发现了藏于杂草泥土间的这方石碑,后将其运载下山。因为上面有“戴公墓”的字眼,族人认为与先人的墓葬有关,便将其置放于宗祠的角落里。不久前,从南安迁居到南平的戴氏后人前来拜谒寻根,大家无意间说起这块“石碑”,便找来各种资料,仔细探讨之下,这才明白,原来,这方石碑是二世祖戴用为父亲戴维清坟墓所书写的墓道碑。

墓道碑记载的内容与族谱大致吻合。“致政七十五”指的是戴维清从政后75岁时退休。戴维清育有四子,书写墓道碑的戴用,是戴维清的长子。根据王先生的解读,这方墓道碑上还有“第八十一承事 八十二承事”的字样,应该是后人,将戴维清和先祖合葬后一并做的记录。

专家 元代墓道碑较少

琉瑭戴氏家族会族长戴滨铃等人介绍,一世祖戴维清的后人广泛分布于泉州地区,传至今时近30世。南安洪濑镇的谯琉村、前峰村、西林村山田,梅山镇的格内村、埔仔村、丰溪村,还有洪梅镇的三梅村岭北尾、码头、石井、丰泽北峰、永春、洛江等地,有近3万的后裔。另外,还有族人传播到我国各地及东南亚,琉瑭戴氏后人6万多人均属一脉相承的戴维清后裔。“戴维清墓道碑的发现,也是我们先人在南安开枝散叶、繁衍昌盛的见证。”

泉州文博研究员黄真真介绍,相较其他朝代,元朝时期比较短,墓道碑较少。戴维清墓的墓道碑规格比较高,也相应说明其社会地位比较高。

(记者廖培煌 文/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