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守艺60年浓浓泉州味 84岁阿婆巧手编篮子成爆款

2018-10-19 11:48:00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美的手工作品

■早报记者 李波玲 杜妮娜 王柏峰 文/图

一把小椅子、一把小剪刀、一把小钳子、一些打包带……早晨8时许,84周岁高龄的吴丽英阿婆在泉州市区新门街开启了她又一天的晚年生活,用巧手随心编织出一只只带有泉州味道的编织篮,随缘出售,还偶尔和路过的人们“话仙”,笑容满面。许多人不知道编织这一行,阿婆已经坚持了60多年。

年轻时习得手艺

60多年坚持编织不放弃

吴阿婆告诉记者,她1934年出生于鲤城浮桥,小时候家境不好,她只读了三天书,便辍学帮忙干活养家。1954年,吴阿婆进入泉州一家竹编工厂当女工,习得一门手艺,后来举家买房搬迁到新门街。大部分竹制品她都有所涉猎,这也为她后来编织手工篮子打下了基础。

“靠着这门手艺,我养大了6个儿女。”说起来,吴阿婆脸上写满了骄傲。60多年来,她与编织技艺形影不离。那些同龄的工友们,大多数早早转行或者在家颐养天年,而退休后的吴阿婆再苦再累也不曾放弃过这门手艺。因为制作篮子时双手需要用力配合拉扯,日积月累,吴阿婆的手也开始变形,现在时常会疼痛。“但是习惯了做这个,就是手不好看。”阿婆腼腆地笑道。

最初,吴阿婆要专门去买纸箱打包带回来作为编织材料,她清楚记得,当时一斤打包带要花0.3元钱。久而久之,打包带没什么人要,更容易收集了,加上附近的商家和邻居会有意识收集后给她送来,这便省下了一笔材料费。

红色最受欢迎

手工篮子成“爆款”

外地游客看了就喜欢

“花样都是我自己想的,红色的最受欢迎,大家都拿去敬香时用;绿色的比较少人买;白色的我特别搭了两条红的装饰,比较好看;还有这种小小个的可以给小孩当玩具……”吴阿婆热情地介绍着她的一堆成品,除了她随心编织的一些篮子,还有不少是客人们提前交代的“定制款”。

吴阿婆说,之前刚退休时腿脚利索,她会骑一辆三轮车到热闹的地段沿街叫卖,一骑便骑了快十个年头。后来年纪渐长,摔过一跤,没法骑车,便在自家楼下“安营扎寨”,路过的人如有相中的款式便带走。

近年来泉州旅游文化名片被国内外所熟知,不少游客来泉旅游,经过新门街,都会忍不住驻足片刻,看吴阿婆利落地编织着这款泉州味的篮子。因为这种使用废旧打包带纯手工编织的篮子轻便又精致,可以说是闽南人喜爱的特色“爆款”。今年3月,一名广东的游客来泉,特意找过来,找阿婆买了几个篮子,说要带回家送亲朋好友。

84岁高龄的吴阿婆巧手编织篮子

天性乐观爱与人相处

家人希望她晚年快乐

有时候,一些客人心疼阿婆年纪大,故意留下大额面钞,不等阿婆找钱就转身离开,让阿婆心里过意不去;有时候,一些客人会顺手为阿婆买来吃食,让阿婆哭笑不得;有时候,一些客人还会拉过空余的小凳子坐下来与阿婆闲话家常,向阿婆学几招编织技艺。

闲聊中,吴阿婆的两个女儿会时不时过来看望她,给她带点水和食物,空闲的话会陪着她一起编一会儿,招呼客人,不过到了早上10时左右就要“监督”吴阿婆回家休息。据吴阿婆的女儿和周围邻居介绍,吴阿婆一向性格乐观,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待人有礼,言谈举止可亲幽默,总是不疾言厉色,从不与人发生争执,和大家相处十分融洽。

其实,不光是路过行人和周边邻居,家中儿女们也不希望吴阿婆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卖手工编织篮,但耐不住吴阿婆喜欢。眼看吴阿婆出来外面,和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聊得来,每天精神抖擞,家人们很欣慰,也就随了她的心愿,在身后默默支持着,希望吴阿婆能一直保持这样快乐的状态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