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自闭症儿童家长互助组织联名呼吁营造良好融合教育环境—— 共同托起“星儿”的梦想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每个孩子都是降落在凡间的天使,而他们是特别的。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有人说,他们是天才,也有人说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像个外星人——他们是自闭症患儿,他们也是拥抱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第27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是“赋予残疾人权利,确保包容与平等”。不久前,由泉州自闭症儿童家长组成的“泉州星语社区互助会”发起联名诉求,反映学龄孩子在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尝试融合教育时遇到的困难,希望联合各界力量,帮助实现自闭症儿童接受更好的融合教育。 日前,记者采访了多位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训练后,选择让孩子到普通幼儿园和小学随班就读,希望孩子能被同龄的健全孩子接纳,尝试学习社会交往,融入社会,但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被歧视、被误解的境况,作为家长身心都承载着巨大压力。 ■记者 许奕梅 案例 她想和同学拉手玩耍 却总是被推开 为了给6岁的女儿彤彤(化名)找一家愿意接收她的幼儿园,彤彤妈费尽心血。 孩子在1周岁多时被查出有自闭症,在泉州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两年后,彤彤妈让孩子到普幼接受融合教育。 “第一家幼儿园待了1个小时就让领回家,说坐不住。第二家因为暑假班人少,就同意接收了,但到开学时又不要了。”彤彤妈说,找到第三家,在与园长多方沟通后,今年9月女儿终于就读了。 每天送孩子进校后,彤彤妈会躲在学校围墙外看孩子做早操。她发现,做游戏时,老师让孩子们手拉手,女儿拉起同学手时都高兴得跳起来,而小朋友却一直甩开她的手,不和她玩。而更让彤彤妈心酸的是,一些家长对自闭症不理解,在看到彤彤做早操跟不上别人时,还会私底下议论。 “孩子只是肢体协调性差一些,她是喜欢去幼儿园的。”彤彤妈说,在特殊学校,自闭症孩子之间不懂得互动,她希望能有机会让孩子融入正常集体生活,也为小学学习做过渡适应。 孩子被区别对待 陪读妈妈感到无助 小东(化名)今年8岁,在石狮一所小学读一年级,母亲刘女士做专职陪读。 小东此前在特殊学校读了3年,在普通幼儿园过渡了1年后,升入小学。刘女士坦言,孩子比较好动,会坐不住。站在走廊上的刘女士看到了,就提醒他回原位,现在孩子已能安心坐在位置上。 刘女士说,几个月下来,小东渐渐学会了课堂纪律,但班主任一直对孩子“放养”,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最后面,和其他同学保持距离。“班主任平常会以开火车的游戏让班级学生一个个接力起来朗读和背诵,但是总会跳过小东。数学老师就会叫小东起来回答,答对了同学鼓掌时,孩子很开心。” 刘女士说,每天晚上接小东回家后,她都要全程辅导他做作业。几个月下来,刘女士觉得小东在语言表达上有明显进步,有时还主动和个别同学交流,但要融入集体还是很难。“希望老师和同学能多接近他,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