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泉州第三部实体法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创制性立法,出台《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发挥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的拾遗补缺作用—— 守住乡愁记忆 延续城市文脉 骑楼建筑是古城人民和海外侨亲记忆乡愁之所系 (陈晓东 摄)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泉州中心市区中山路的前身始建于唐代,是泉州从古代到现代转折过渡的重要历史见证,近代最繁华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中山路两侧的骑楼建筑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为海外华侨回乡所建,既结合了泉州民居传统特色,又浓缩了南国建筑风格,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今年11月23日,《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历经近百年沧桑的骑楼建筑保护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迈入了法治化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和发展,集中力量开展“古城双修”工作。《条例》的出台,有效对接该项工作,对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近日,泉州晚报记者走访多名参与立法工作的相关人士,一同探寻这部法规背后的故事,为您挖掘立法亮点。 立法背景 加强骑楼建筑保护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长街”,其中“一长街”指的便是荣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泉州中山路。对老泉州人而言,这条商业街承载着泉州的商脉、文脉,特别是骑楼建筑,更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体现了泉州人拼搏奋斗、爱国爱乡和包容开放的精神,是古城人民和海外侨亲记忆乡愁之所系。 然而近年来,骑楼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消防隐患多等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出现倒塌、烧毁等情况,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市委、市政府和中山路居民、古城民众、泉州百姓一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为回应群众关切,市人大常委会将骑楼建筑保护纳入2018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希望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规范骑楼建筑的保护及日常维护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立法保护古城的“根”与“魂”。分管立法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巍说:“泉州人爱拼敢赢,这种打拼是时不我待的;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是闲适浪漫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都浓缩在一条中山路里。”骑楼廊道下,人们悠闲漫步,唠嗑家常,或驻足听雨;而廊道外的马路上,匆匆而过的路人们,皆是铆足了劲儿打拼前行。“这种气质,是根植于泉州人灵魂深处、代代相传的精神。”他说,立法,不仅要保护骑楼建筑,更要留住文化,留住它的灵与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