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宋元时期交通的迅猛发展,为泉州桥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今,这里的桥梁呈现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象
蔡襄塑像屹立于洛阳桥桥头
2019年是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建成960周年。这座古桥初建成时“垒址于渊,酬水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靡金钱一千四百万”,堪称跨世纪的杰作。宋嘉祐四年(1059年)12月,泉郡太守蔡襄在大桥落成的酒宴上,压抑住内心的狂喜,以雄浑端正的笔调书就《万安桥记》,并勒碑于桥头。纵使千载时光婆娑,也难掩这一鎏金时刻,洛阳桥从此成了泉州倒映于历史之中的一道“飞虹”。
泉州地处东南一隅,依山傍海,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加之港湾迂回曲折,这样的地理环境客观上造就了地域多桥的特色。据泉州地方志载,隋唐泉州就有建造桥梁,但数量极少,形式也较简单。随着社会发展、商品贸易的进一步繁荣,进入宋代之后,泉州港日渐崛起,泉州海外贸易取得了世所瞩目的发展,这也带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到元丰年间(1078—1085年),泉州人口已超100万,成为全国人口超20万户的八大州郡之一。南宋初期,伴随着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泉州更是一跃而成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城,中外使节、传教士、旅行家在这里络绎往来,推动了泉州交通的迅猛发展。泉州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建造了大批技术水平高、坚固耐用的桥梁。明人王世懋的《闽部疏》称:“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坳佃间,皆以巨石梁之。”而“泉州桥梁甲闽中”,南宋的安平桥竟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称呼。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光永春一县就建造了22座桥梁,泉州各地总计建造35座,这在当时可谓是一项惊人成就。民间俗称的“泉州十大名桥”——洛阳桥、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东洋桥、玉澜桥、海岸长桥、金鸡桥、顺济桥、凤屿盘光桥、下辇桥,全部诞生于宋元时期。它们不仅有宏大的桥梁规制,而且拥有先进的造桥工艺,诸如筏型基础、睡木沉基、种蛎固基法、浮运悬机架桥等建造工艺,迄今为人所津津乐道,也令游客叹为观止。
后世在有宋一代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桥文化的发展,致使泉州桥梁呈现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象。据《泉州桥文化》一书载,宋之前泉州有桥梁12座,宋时则有159座,元代32座,明代100座,清代120座,民国2座,朝代不详184座。由于各种原因,上述古桥有的毁于战乱,有的祀于山火,有的因年代久远而坍塌,有的因交通拓改而被拆除,迄今仍保存较好的尚有100余座。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十一·津梁志》载曰:“我晋洛阳一桥为宇内推,而安平西桥虽居其亚,长且过之。他如笋江、顺济,皆能于洪波巨浪之中,截险阻而奠康庄。”为民众截险阻、奠康庄成了泉州古代桥梁最突出的贡献,这也使得古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历代以来,铺路修桥被普遍视为行善积德、功德无量的公益“众筹”事业。古时修一座桥,往往“倾城倾巷”,有人出钱、有人出工,“聚万民之力而毕”,这便让桥梁文化成了民间公益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许多泉州姓氏族人都可在各类桥梁碑刻之中,找到各自祖先参与桥梁建设的历史印痕,这种追溯,有着难以言尽的精神感召力。人与桥的形神俱连,自古而来于血脉之间搭建的这种公益精神桥梁,让泉州桥文化承载了诸般历史人文信息与密码,也赋予了泉州桥文化更广阔的格局、更厚重的分量。
来泉州,别忘看古桥。那些桥以父辈似的刚毅,纵贯千载风雨,“车马安驱,蛟龙退避”,真雄观也!
洛阳桥、安平桥、石笋桥、金鸡桥、顺济桥等名桥,以及历代名人留下的桥铭、碑记、诗词、楹联,描绘出古刺桐城的繁华
名人名桥尽显古郡风韵
“西川甘雨”碑记述了知府方克祈雨传说
核心提示
完备的交通设施,是城市走向繁华昌盛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古代而言,航运舶输固然重要,车水马龙的陆路交通,更是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千百年来,泉州人前赴后继地修桥筑路,用勤劳与智慧为每座桥缔造非凡的灵魂。而历代名人踱行于众桥之间,或诗咏,或吟赋,或纪事,或留迹,更为古桥注入独特的历史记忆。泉州名人名桥,缱绻而成不朽的人文画卷。
□记者 吴拏云 文/图
郑芝龙曾重修水心亭
欧阳詹的千古吟啸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曾说:“泉州府依山为险,滨海为雄,北奠吴会之藩篱,西连岭粤之唇齿。一有不虞,不惟八闽数州同忧共患而已。”自古以来,泉州扼守闽地要冲,先民急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也从一个方面推动了古代泉州桥梁道路的大量兴建。由唐至清,泉州在山川潆洄之地修建的桥梁不下数百座,而这其中,为民众所惦念不忘的名桥,同样数不胜数,譬如洛阳桥、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金鸡桥、顺济桥等等。索桥凌空、拱桥涵影,描摹这些古桥的过往,同样也可描绘出古刺桐城的繁华往昔,特别是名人元素闪烁其间,更为这瑰丽画面增添了惊鸿的一笔。
吟啸桥,始建于唐,位于今天的晋江梅岭街道双沟社区内。据万历《泉州府志》载:“吟啸桥,在三十都白石。九十九溪之水出清洋陂,历大桥及沿江斗门,经此达烟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唐日映禅师架为梁。”日映禅师(另一说为日辉禅师)在唐代建造此桥,初为木梁桥。五代时有重修。北宋咸平年间(998—1001年)改建成石墩石梁桥。据说,该桥因“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得其名。
欧阳詹,字行周,晋江潘湖欧厝人,后随母迁南安诗山。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与当时著名的文士贾稜、韩愈、李观、崔群等同登金榜,时称“龙虎榜”,欧阳詹是榜眼。欧阳詹为泉郡登进士第一人。他的金榜题名对福建儒学风气的振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据悉,“(欧阳)詹少时,读书龙头岭”,这龙头岭就位于吟啸桥西北的紫帽山侧。每次欧阳詹从老家潘湖村,步行到龙头岭读书,吟啸桥都是他的必经之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开闽文宗”,就把桥命名为“吟啸桥”了。明代晋江才子庄一俊曾诗咏此桥曰:“欧子考盘处,潘湖是故村。偶寻山水迹,乘兴到桥门。逝者空怀古,鸥来欲断魂。平田野望阔,吾此驻黄昏。”在吟啸桥头还立有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所镌的《重修吟啸桥记》碑。千年古桥与开闽文宗的邂逅,铸就了吟啸桥的不朽之名。
洛阳桥桥墩为“筏形基础”
架桥天地老的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时,泉州港内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西北20里处的交通要冲万安渡却“水阔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每年在这里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没有安全通行保障的万安渡,已经成了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万安渡上筹建洛阳桥。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卢锡、王实、僧义波等又“倡为石桥”,不过这几次修桥都无果而终。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该桥,历时6年8个月。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样,即“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洛阳桥建成后,“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大大方便行人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蔡襄为大桥落成设宴庆功,并亲撰《万安桥记》勒石碑立于桥头,把参加建桥者的姓名刻于碑上,却把自己的作用轻描淡写地以“合乐”二字,一笔带过。《万安桥记》碑原露天立于洛阳桥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蔡襄祠内。此碑不仅书法雄浑朴茂、端庄沉稳,而且文字精炼,镌刻精致,被今人誉为文、书、镌“三绝”。
洛阳桥原有桥墩45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和28尊石狮,武士造像拱卫两端。如今,在洛阳桥桥南有蔡忠惠祠,祠前左、右各有高大碑亭一座:左侧为清代蔡致远撰写的《舆庆堂记》及《张公又南去思碑》,右侧为清代福建陆路提督张云翼所撰《重修蔡忠惠祠碑记》及怀蔡忠惠公七古长诗。在中亭岛上,记述洛阳桥史迹的历代碑刻甚多。石刻“西川甘雨”,据说是明嘉靖年间知府方克曾于此处祈雨,消弭泉州旱灾。后人为纪此事,遂在祈雨处建亭,并刻“西川甘雨”碑竖于亭中。“西川甘雨”碑旁现为洛阳桥历史展馆,馆内有大量与洛阳桥相关的人文展品等。在桥北一带,则屹立着现代建造的高大的蔡襄石像。洛阳桥是我国建桥史上的旷世杰作,“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蔡襄等名宦与洛阳桥的故事则迄今为民所传颂。
濠溪桥位于洛江区河市镇
濠溪桥的都督桑梓情
濠溪桥,位于洛江区河市镇,由僧人宗爽始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原系木梁桥,旋遭火毁;明代抗倭名将、都督俞大猷于隆庆三年(1569年)捐俸重修濠溪桥,将其建为石梁桥。古桥原为6墩7孔,其中有5个船形墩,每孔架上石板梁5根,每根石板梁重约4.8吨。1959年,濠溪桥进行加固改造,使桥面整体抬高约1.68米。后来又进行第二次拓宽改造,在上游桥墩的轴线上架起7根辅助柱。
俞大猷出生于河市,重修濠溪桥是他情系桑梓的一种表现。濠溪桥头迄今仍竖立着俞大猷亲笔题写的碑刻,碑文记载下了他重修濠溪桥的因缘故事:大猷9岁时,有一天随父亲俞广赞到叔祖父家探亲。路过濠溪桥头,看到始建于宋的濠溪桥只剩下孤零零的桥墩,溪上无梁木可行,行人只好蹚水涉险过河。一问,方知是几天前樵夫不小心将桥板烧毁了。大猷见此情形便立誓说等自己长大后,必要重建此桥,以利行走。人小志向大,俞大猷这番话获得父亲的鼓励,而他也悄然谨记于心。隆庆年间,因抗倭扬名的俞大猷官封右都督,捐俸建造了濠溪石桥,既是安慰父亲在天之灵,也是了却儿时心愿,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俞大猷为帅时,在福建与广东等地,与戚继光等将领联手抗倭,曾大败倭寇于兴化城,又与倭寇战于广东的饶平、惠州、潮州一带,使倭寇一听“俞家军”至,闻风丧胆。时人将他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是流芳百世的抗倭英雄。他与濠溪桥的故事,也成为名将传奇的又一注脚。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是横跨安海湾通往南安水头的一座梁式长桥。
古今奇观的安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湾通往南安水头的一座梁式长桥。宋时,该桥为世界上最长的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僧人祖派主持,黄护与僧智渊捐款倡建,但因工程浩大,未能完成。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郡守赵令衿到泉州上任,主持续建,又经一年全桥竣工。安平桥“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它的桥墩分三种形式——水较浅、水流缓慢的水域中采用长方形石墩;较深处则改用单边尖半船型石墩;水最深、水流湍急处采用双头尖形墩。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水流对桥的冲击力。
安平桥还与泉州历史名人郑芝龙、施琅等有关。郑芝龙,字日甲,号飞黄,南安石井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据《安平桥志》介绍,在17世纪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郑芝龙在明朝封闭海疆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海洋武装,周旋于各股势力之间,成为名震一时的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明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崇祯元年至八年(1628—1635年),他先后消灭了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刘香等海商集团,夺取了中国东南沿海的控制权。郑芝龙还是开台先驱,他在台湾西南海岸魍港建立基地,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由郑芝龙倡议,商人吴寰宇、曾希止等人重修安平桥水心亭,郑芝龙亲撰《重修水心亭记》。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龙湖衙口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他原为郑芝龙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中打败郑氏水师,后郑克塽发令率臣降清。施琅因收复台湾而彪炳史册,当时他还反驳清廷内部有人提出的“宜迁其人,宜弃其地”意见,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为国家的统一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曾捐俸重修安平桥。
“玉梁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马舆安行商旅通,千秋控带海若宫……”雄伟的安平桥上,历代名人纷至沓来,遂成古今一大奇观。
泉州府文庙内有泮桥,两侧榕树俯水,秀美异常。
沉甸甸的桥文化遗产
瑞云桥,别称“大天竺桥”,位于安溪县蓝田乡进德村。据《泉州桥文化》一书介绍,该桥单孔,南北走向,为木梁廊桥。瑞云桥始建于宋代,明崇祯三年(1630年)依原貌重修。桥两端依山砌石为台,用代表帝王之尊的数字“9”,精选9根长16米、直径约70厘米的整根杉木,横架于地形似双凤朝牡丹的庵屋山和庵后山两端夹口上,离水面数米。这种架桥方式称为“木平式”。桥上建长廊式盖屋,梁架雕花彩绘,廊外两边各设两层用杉木板制成的雨坡,廊内右侧为行人过道,左边为四开间,陈设座椅供人歇息与休闲。
“瑞云护众生,天竺藏真佛。”瑞云桥中有一天竽亭,设龛祀奉观音,香火旺盛。其上悬着一块“津梁大千”匾额,为明末著名书法家、大学士张瑞图手书之作。笔势遒劲,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张瑞图,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曾于明末入阁辅弼。张瑞图的书法造诣很高,“尤精大书匾额”。后人称他“蘸发泼墨,奇姿横生”,并将他与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并称为“南张北董”。泉州地区许多山川名胜都有张瑞图的题匾和题诗。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座名桥外,泉州还有许多桥梁建筑与历史名人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比如文庙泮桥、海岸长桥、盘光桥、石笋桥、金鸡桥、顺济桥、永春东关桥等。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在桥梁上留下的桥铭、碑记、诗词、楹联等,以及由此衍生的民谣、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桥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