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县市新闻 > 正文

两岸融合发展 这个围头村不简单

2019-04-22 09:05:13 董瑞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昔日送炮弹 如今女儿嫁金门

洪建财,围头村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958年“八二三炮战”时,不到16岁的洪建财参加了战斗,为前线搬运炮弹。

洪建财家中的茶室里,墙壁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玻璃镜框,里面不少黑白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拍摄于“八二三炮战”期间,洪建财站岗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背心短裤,扛着枪,虽然年纪轻轻,却透露着一股坚毅。

洪建财后来当了30年围头民兵营的营长,如今,村里人都爱叫他“老营长”。

1979年,随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自1958年开始的人民解放军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也宣告结束,两岸开始逐渐探索和解之道。

由于围头村的民风比较好,治安、秩序很好,台湾的渔民也爱来围头。1992年,围头海岸高峰期就停泊有65艘台湾渔船,300多个台湾的渔民就住在围头村。台胞们和围头人交朋友,一起唱歌、喝酒、喝茶交流,大家最爱唱的就是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围头村的歌厅也因此生意火爆,一个小小的渔村,拥有着12家的歌厅。

洪建财也趁着改革的春风,办起了公司,主要和金门进行贸易。卖去金门的主要货物大部分是水产品、农副产品。因为交易规模大,公司拥有自己的商船、设有冻库。公司还在海边设置了一个办公室,用来接待来自金门的生意伙伴。有一次,生意伙伴带了一位叫陈应超的人来玩。没想到,这个人最后娶了洪建财的二女儿洪双飞,成了自己的二女婿。

“1992年,要把女儿嫁到金门去的时候,社会上的议论很大,当时还没有人嫁到金门。”洪建财说,当时自己的内心也很挣扎。但是看到两个年轻人彼此喜欢,做父母的也希望孩子幸福。

洪建财说:“最后决定把女儿嫁到金门去,是因为我坚信两岸必定会统一。而两岸通过联姻的方式,可以增加互信和了解。”

时间倏忽而过,洪双飞已在金门幸福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家庭和睦,生了两个孩子,其中老大已经26岁了,也在从事渔业养殖,小的今年也18岁了。

从洪双飞开始,围头村嫁去台湾或金门的新娘有137人,而从台湾或金门嫁到围头的新娘有10人,围头村也因此被誉为“两岸通婚第一村”。

创业在围头 台湾郎感觉很不错

围头村里住着一位特殊的“村民”——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赖永庆。

赖永庆从1992年起就开始从事社区营造项目,在台湾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去年应邀作为晋江农业农村局闽台社区营造中心驻村辅导老师。最近,赖永庆的团队就社区营造与围头村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社区营造在台湾分为硬体和软体两方面,我们根据围头村现有的情况,主要侧重软体方面。文化是根,人是本,我们希望通过社区营造,让整个村的村民都参与到村里的公共事务中。”赖永庆说。

如今,赖永庆以围头小学作为社区营造的一个起步点。赖永庆策划了国防教育进课堂、海沙沙雕环境教育课堂,南音课堂等三个特色课程。其中,国防教育进课堂依托围头村自身的红色旅游资源,海沙沙雕则以围头村的海洋资源再从台湾邀请老师来给学生上课,南音课堂则以本地的南音老师教学为主。

“我们希望稳扎稳打,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从学校到家庭,再到整个村落,培育每一个村民主人翁的意识。”赖永庆说。

平日里,赖永庆和围头村村民们走在一起,讲着闽南话,吃着海鲜,为围头村的未来出谋划策,俨然已是围头村的一员。

对于围头村未来文创的发展,赖永庆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划和想法:“围头村的战地文化凸显,旅游资源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有足够的内涵能把人留下来,同时对台湾的青年创客也很有吸引力。接下来,我想引进台湾的年轻创客,深度参与围头村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把文化服务作为围头村乡村游的经济引发点。”

赖永庆在围头的生活,也只是台湾人在晋江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晋江市大力推进晋台人才、技术、项目全方位合作,把对台区位优势转化为人力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打造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截至2018年12月10日,晋江全市共引进台湾人才225人,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0人。目前有海峡两岸创意设计中心、海峡青年创客坊、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为来晋创业就业的台湾人才提供平台化支撑,和一体化的保障。

在晋江这一方爱拼敢赢的土地上,两岸同胞正携手共同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