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南安码头:土楼画下一个圆 “苦垵”成了康安

2019-04-27 10:55:33 陈晓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后的居住者

土楼从一开始便不是私宅,一直有人居住,直至20多年前,最后一批居住者搬出。

66岁的陈永周在土楼里出生、长大。“我的太公就住在这里,到现在至少一百多年。”陈永周说,他们家至少有5代人住过土楼。听老人们说,以前土楼盖好后没人居住,若族人无处安身,便会被安排住在土楼里。

在战乱年代,遇到土匪、倭寇,易守难攻的土楼还是族人们的避难场所。土楼的2层,至今保留着不少枪口。

陈永周的祖厝原本就在土楼后面。打算重新修建时,族里长辈建议他们,不如将重建的钱省下,用来修缮土楼,再搬进土楼居住。一来土楼不至于闲置,二来有人修缮管理不至于破败。

和陈永周一家同住在土楼的有五六户人家,共几十号人。“人看着多,但大家只住1楼就够了。”陈永周说,每个房间还有阁楼,一个房间能当成两个用,足够大家居住。

那时候,孩子们在天井里追逐奔跑,老人们凭栏“话仙”,好不热闹。

坚固的土楼最终还是抵不住200年的风雨侵蚀。到了1958年,土墙已有三分之一倒塌,居民开始外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土楼已破烂不堪。已无力再修缮土楼的陈永周一家,只得搬到土楼旁的新房居住。

1992年春,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筹资数十万重修,历经6年竣工。土楼外形依原样建造,石墙和两个大门保留下来,但楼内改木易石,部分原貌已被改变,十分可惜。

重修后的土楼又有了新功能,一度成了村中的幼儿园,现又是村中老年协会所在地。村民可以在土楼内打打乒乓球、羽毛球,从康安走出去的海内外族人,返乡时也能在这里一解乡愁。

“先祖们在条件非常落后的年代能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盖起土楼。”陈金兴说,无论如何,他都希望这座土楼能够一直保存下去,也希望族人们团结一心的精神也一直保存下去。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