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全方位保护工程周边自然环境 与诸多工程一样,连通工程的建设涉及大量用地、林木移植等问题。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指挥部秉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避免因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 位于山美水库库区的连通工程取水口,水面倒映着成片的林木。该片林木在施工进场道路征地范围内,本需要全部砍伐。“工程施工图纸设计阶段,我们考虑合理避开农田、山林、水塘等,且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大量专业力量,召开多次会议,就进场道路的选择展开研讨,既要省钱省事省力,又要保证水库原生态不破坏,经优化线路方案,规避了近11亩的活力木砍伐。”项目指挥长颜沧波介绍。工程C5标进洞口通过优化方案,采取地下顶管掘进取代原设计需砍伐山林、开挖约2.5亩洞脸的爆破开挖方案,最大限度保护大自然原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建设通过挖掘境内现有水资源开发潜力,利用惠女水库闲置库容减少山美水库汛期余水,最大限度优化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格局;通过水系连通,可恢复和改善梅山、惠女、菱溪等水库的生态最小下泄流量,增加区域生态环境用水,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原先河道生态用水被挤占和河道断流、束窄、淤积等困境;工程进出水口有9米的水头差,全程顺势自流,无需外力施压,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攻坚克难 多项施工技术运用填补我省行业空白 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既没有现成的工程建设经验,又因为引调水通道长、涉及乡镇多、地理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项目建设指挥部、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建天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等有关专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较好解决了工程难题。 位于山美水库库区的C4标进水口施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进水口施工需在水库库内建造施工围堰,但受山美水库水位限制,常规的土石围堰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均较大,且对库内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经参建各方实地踏勘、研究,提出了永久建筑物与临时建筑物结合的方案,分析论证实施填筑较小范围的施工平台。该项技术研究与常规的土石围堰相比,减少土石方填筑4.2万立方米,节省工程投资250万元,缩短施工工期2个月,避免了围堰施工拆除难度较大及对水库水质的不利影响。 洪梅管道段设计路线沿南安市洪梅镇洪罗路,采用在现有道路下埋设管道。由于线路沿线周边环境复杂、居民建筑物较多,且管道基础弱,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分析比选,施工队采取人工非爆破开挖顶进的方式,先分别设置了2个工作井,对于地层为弱~微风化基岩段,采用相应的人工非爆破开挖的施工工艺,开挖圆形洞径3.2米,随后顶进钢管;对于地层为强~全风化岩土层段,采用人工风镐开挖,先开挖后顶进钢管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洪梅管道人工非爆破开挖顶进技术(顶管技术)是我省水利项目的首例,不仅避免了控爆开挖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难控制、涉及的爆破审批和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对周边居民的交通出行影响大等不利因素,也给同类项目施工开创了借鉴性的技术先河。 此外,项目建设之处,基于矩阵仿真水资源配置模型的供水仿真暨库群连通提升泉州市水安全技术研究的课题曾获2015年福建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工程输水管道采取直径单根DN2800毫米钢管、两根DN2200毫米PCCP管是省内已完工同类引调水工程中口径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