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德化白瓷“玩”跨界

2019-05-03 08:38:20 李宏图 连江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0件白瓷印章将被送到日本展出。

白瓷板画 灿烂永不褪色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柳州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谭江宁也是德画瓷社的一员,长期在德化创作。

接受采访时,谭江宁想着刚创作好、正在窑内烧制的瓷板画就坐立不安,“不知道烧出来的效果怎么样,会不会烧坏了。”每一次创作瓷板画,他的内心都非常忐忑。

瓷板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画家在瓷板上作画后,瓷板必须经过五六次烧制才能最终完成。说话间,谭江宁打开窑炉,戴着手套取出一方画着荔枝和酒樽的瓷板笑呵呵地说:“成功了,非常成功!”

看着又一个作品完美地呈现在眼前,谭江宁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幅荔枝酒樽图看起来栩栩如生,用手触摸都能感觉“荔枝”表皮的凹凸感。他介绍说,瓷板画虽然创作起来难度大,但它的好处就是只要创作成功,那么这幅画将不怕火烧、水浸,永不褪色,永不变形。

从1978年开始学画以来,谭江宁对国画、水彩画、油画和雕塑都颇为熟悉,想求新求异的他,一直梦想着将这4种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洁白、玉润,音透如磬,超薄的德化白瓷板的出现,让他的这个想法成了现实。

“德化山好、水好、人好,更好的是这里的创作条件。”谭江宁说,退休后他将长期住在德化研究创作瓷板画,“这是我的事业,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白瓷板和瓷印章 填补德化制瓷空白

超薄白瓷板、实心白瓷印章的研发成功,让追求新载体的艺术家们欣喜若狂。这背后离不开曾建平多年的执着与努力。

曾建平说,他和妻子温素霞与德化白瓷打了30多年的交道,德化白瓷质好价廉,多为日用瓷,附加值低,成为他心中的痛点。多年来他一直思考着如何提升白瓷的艺术价值,增加它的附加值。曾建平幼时非常喜欢过年时家里张贴的春联和彩画,但过不了多久,这些彩画就会褪色、破烂了。

大约在八年前,曾建平突发奇想,“能不能将这些图画搬到瓷板上去?”德化白瓷传承数千年,瓷土好、雕工好,但在陶瓷上作画的少,即使有也只是在瓷瓶、盘上画。制作瓷板,让艺术家在上面写字画画,这样就能够成为永久保存的艺术品!曾建平开始尝试制作瓷板。

经过5年的实验,在花费上千万元后,曾建平和他的研发团队,终于研发出0.3毫米超薄瓷板和厚达60毫米的实心瓷章,填补了德化制瓷史的空白。

德化白瓷的出现和高温颜料的研制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艺术家到德画瓷社创作。2018年,曾建平和德画瓷社的艺术家们,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瓷都画院,多位画家长期驻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