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家人感谢救助站及志愿者的付出 本报讯 (记者廖培煌 通讯员林巧真 文/图)自2012年救助一名六旬老人并将其送到养老院起,7年的时间,泉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经过上百次的回访,一次次更新充实老人的寻亲信息,最终为她找到了家人。昨日上午,老人与家人在泉州市救助管理站团圆。 2012年4月3日,泉州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送来一名迷路的阿婆,老人自称“廖秋兰”,其他信息就一概不记得了。 老人入站时衣着不是特别脏乱,工作人员判断其离家时间不长,于是通过媒体发布了寻亲信息。找了20天没有进展,工作人员只得将老人先安置到养老院。 此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并未放弃帮助老人寻亲,他们坚持到养老院与老人交流,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线索。7年上百次的回访,工作人员断断续续确认了一些信息,老人是江西人,有3个孩子。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人员持续通过各种方式为她寻找家人。他们为老人采集DNA,为她登报,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上发布公告,还联合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通过警务大数据为她寻亲,但都没有结果。 事情在今年5月份出现了转机。 5月15日,救助站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平台首次合作,帮助离家19年的流浪人员刘伯林与家人团聚。根据合作得到的经验,当天,救助站工作人员就拍摄了与“廖秋兰”聊天的视频,并由志愿者们发到各个论坛和群,进行口音辨别。很快,志愿们反馈,初步判断老人说的是江西抚州口音。接到线索之后,救助站马上联系了抚州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他们来帮忙寻亲。6月22日,宝贝回家志愿者们欣喜地告诉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老人的家属找到了。原来,老人原名“绕秋兰”,江西抚州宜黄县人。来接母亲的邱华说,2012年4月,母亲和他一起在南安水头生活,有一天突然走失,没想到这一找就是7年。 人间有大爱,近年来,市救助站不断开拓寻亲渠道,与志愿们用心对待每一个滞留人员,使得一个又一个分离的家庭得以团聚,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