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捐款变少爱心早餐难以为继 公益项目如何长久运作引人深思

2019-09-06 08:40:0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因 群里互动太少致捐款人数少

黄奕利介绍,微信群里虽然有140多人,但每天的捐款并不多,“最多的时候一天100多元,最少时一天只有20多元。群里经常参与捐款的20人左右,正常每天10人左右。”他随后将记者拉进了“每日一善,爱心早餐”爱心微信群,记者看到,截至4日晚上8点半,总共有14个人捐款,最多的28元,最少的1元,合计72.42元。

为什么捐款人那么少呢?黄奕利说,群里140多个人,95%是他拉进去的,但因为忙,他把微信群交给别人打理,之前管理人员都是晚上10点多发一条总结,平时互动少。从9月3日开始,他自己管理微信群,经常在群里找一些话题聊,群里明显热闹很多,捐款人数略有增加。

探讨 整合资源专业运作才能持久

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呢?黄奕利表示,目前他们正考虑组织线下募捐活动,也准备到相关部门去争取一些补贴,“也希望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伸出援手,让这一爱心活动延续下去。”

如何让爱心活动能持久运作?泉州市某慈善基金会负责人刘先生认为,一个运作成功的公益项目,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专业化的团队运作,二是解决资金或爱心物资问题。公益项目的成功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在战斗,它应该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志愿者为依托,需要有专业的运作团队。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出钱出物资,政府宣传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各种爱心资源得到整合。一个单体组织是难以做到有效整合如此多的社会资源的。

泉州微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建福也表示,公益项目要持久运行,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据介绍,泉州微公益协会采用的是“寻找公益合伙人”模式,即结合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资源,让各方尽自己所能,理性地规划公益活动,大家再整合资源,分工合作。

“从受助者角度看,从长远来着眼,公益慈善可以考虑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这对受助者彻底摆脱困境,更具现实意义。譬如通过搭建渠道、提供岗位等方式,让受助者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位公益慈善业内人士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记者 吴志明 文/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