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泉州民生 > 城事要闻 > 正文

国庆故事:过去放假无处可去 如今游遍天南海北

2019-10-08 08:46:4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过去,许多家长会用“建中”“建国”“国庆”等为孩子取名,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今年70岁的陈建忠出生于1949年10月13日,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从国企到下海经商,经过多年打拼,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他也见证了国庆假期的变迁,过去曾因交通不便而无处可去,如今则可以随时出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聊起自己70年的人生历程,老陈笑着说,自己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到繁荣强盛的整个过程,对祖国今天的强大,心中充满自豪。

1968年,19岁的陈建忠响应号召,从泉州到南平建阳县上山下乡。1971年,他进入当地一家国营机械厂,成为一名工人。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机械厂位于山区,从厂里到南平县城需要走70多公里的山路。”陈建忠回忆,当时住宿条件简陋,甚至有些危险。由于工厂位于深山,宿舍床底下的脸盆,有天晚上爬进去一条野蛇,蛇盘成一圈窝在盆里,把他吓得不轻。当时深山里还有野熊、野猪出没,陈建忠曾在晚上遇见一只野熊拍他宿舍的窗户。

那时,不仅居住环境艰苦,生活上也远没有如今便利。陈建忠告诉记者,当时单身汉可以到食堂吃,有家庭的则要到山里砍柴,自己烧火做饭,“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一家人居住的环境宽敞明亮,煮饭也用上了天然气,生活便利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只是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也有了更多时间去游玩。陈建忠回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庆节放假2天,春节放假3天,元旦和劳动节各放假1天,当时交通不便,每逢国庆放假,他和家人都待在厂区宿舍,打扫卫生,打打扑克牌,没地方可去。

1989年,陈建忠是机械厂的中层管理人员,但他不想吃一辈子的“大锅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主动辞职,从南平返回泉州,开始下海经商。“在机械厂的时候做过很多岗位,对这行最了解,当时就想自己干。”陈建忠说,最初他将购买来的一台机器放在家里,自己研究刀具生产,后来在市区租了一处几十平方米的仓库作为小加工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机械厂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700多平方米。

1999年,国庆变成了7天长假,放假时间长了,陈建忠也会跟家人出去走走看看,这么多年来,天南海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00年以后,身边陆续有不少朋友利用国庆长假外出旅游。”今年63岁的市民王平告诉记者,2002年,他在丰泽一家单位上班,当时月薪800元,那一年国庆长假,他向朋友借了辆车,与3个好友一起开车前往苏州一带游玩,7天时间每人花了大约1500元,“虽然花了两个月的薪水,但玩得很开心,第一次有了休假的感觉。”

陈建忠回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普通人出远门不仅要自备粮票,还得让单位出具出差证明,没有介绍信、没有粮票,可谓是寸步难行。如今网上就能订票,无论是坐动车,还是坐飞机,前往国内各个城市游玩都十分方便。(记者王丽虹)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