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正文

【八闽英烈故事】不曾屈服的李子芳

2020-12-29 13:25: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铁军战士不弯腰,岂能怕死去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青山上云霄。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铿锵有力的诗句仍回荡在耳边,李子芳正如他留下的诗句那样,一身铁骨铮铮,未曾有半分屈服。

李子芳,晋江永宁岑兜村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早年在菲律宾当码头工人。在他5岁时,母亲因瘟疫去世,不久,父亲也因海外的营生破产而患病辞世。14岁时,他为谋生随乡亲出洋,在菲律宾岷里拉的店铺当学徒,后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在岷里拉中西学校读书。

17岁时,自强的李子芳受革命思潮影响,毅然回国投奔革命,先后就读于泉州的培元、晋中和黎明高中等学校。时值白色恐怖期间,他坚持斗争,在学校组织反对帝国主义经济和文化侵略为内容的学潮,并与同学谋划刺杀驻泉州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二旅旅长林寿国,被学校劝退开除。

22岁时,李子芳赶赴漳州石码参加红军,并随部队进入中央苏区,参加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隔年4月,李子芳经彭祜、钟衍英、谢有燻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李子芳担任一军团组织部干事,以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积极协助军团领导做好组织、政治和思想工作,关心和帮助战友共度难关。

26岁时,年轻的李子芳因突出的才干,被提拔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同时被推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再次合作,李子芳也于10月调任为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协助叶挺军长做军中的政治思想工作。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事变前,军部决定先把老弱病残转移至江北,时年31岁的李子芳刚因阑尾炎开刀并患有严重肺病,却坚持不离开,他说:“我从来没离开过部队,要死就和大家死在一块!”

“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九千余人遭到国民党军队八万之众重重包围,在恶战中,新四军同敌人开展了殊死搏斗因而伤亡惨重。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又经历了七昼夜的奋战,新四军弹尽粮绝,仅有少量部队突出重围,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李子芳也因身体虚弱和行动不便,落入了国民党手中。

在上饶集中营里,李子芳与战友一同被囚禁在李村的牢房里,旁边紧邻着叶挺军长的囚室。他常与难友们利用机会与叶挺军长传递纸条,报告牢中情况。1941年7月,李子芳又被转押至石底监狱,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斗争,积极组织战友建立了秘密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而后,李子芳在监狱里与敌人斗智斗勇,组织难友们找寻机会筹划越狱。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李子芳与党支部的同志们决定由徐锦树、廖振文、胡崇德三位同志先行进行越狱,但由于天黑迷路,徐锦树同志与追兵搏斗时牺牲,廖振文、胡崇德同志也被敌人抓回监狱。

越狱事件后,敌人加强防守、多次进行刑讯逼供,李子芳和黄诚被钉上脚镣。敌人为切断李子芳和黄诚与难友们的联系,将多位同志调出石底监狱。李子芳这时仍旧不放弃斗争到底,他告诉转移去新监狱的同志们“要多想些斗争办法”,鼓励难友们不要放弃。此后,转移新监狱的同志们先后组织了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不曾屈服地坚持斗争。

在石底监狱中,只剩下了李子芳和黄诚、廖振文、胡崇德四人,在敌人的威胁刑讯之下,李子芳始终坚定信念、泰然自若。1942年,日寇逼近上饶,国民党不战而溃,上饶集中营也向福建转移。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在仓皇逃走之际,还杀害了一批监狱中的革命同志。5月,李子芳和三名战友也被特务杀害于狱中,牺牲时年仅32岁。

“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正如他留下的诗句那样,李子芳烈士一身铁骨铮铮,自投身革命之日起就是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不畏牺牲,不曾屈服于敌人。晋江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二楼展馆,以图文的形式向来访者无声叙说着革命英烈的故事,激励后来者不忘革命初心,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拼搏前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