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这是32岁的李子芳被俘后在狱中写下的诗句。 1910年李子芳出生在石狮永宁一个华侨家庭。他年幼时父母便相继离世,童年的坎坷在他的身上埋下坚忍的品格。14岁时,他随乡亲去菲律宾谋生,17岁时顶着亲朋好友的巨大压力毅然回国,成为学校里革命的积极分子,20岁开始参加地下革命活动,22岁加入红军,后参加长征。1937年,李子芳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 就义前,他曾留下遗言:“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者,要坚定不移地站稳党的立场,只要加强团结,坚决斗争,敌人再凶也不怕。” 开国上将肖华评价:“他具备了一个红军政治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谨、周密、细致、泼辣。” 革命火种萌芽 20岁参与地下革命活动 李子芳故居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子芳区直街。土石砌成的外墙,红砖瓦硬山顶式的建筑,几乎还是100多年前的模样。占地120平方米的房子不大,一灶一厅三住房,其中一间房至今还保存着李子芳当年睡过的木床。 1910年5月,李子芳就出生在这其中一间房。他的到来令全家人十分欣喜,家人特意为他取了一个乳名叫“清心仔”。然而这个孩子只“清心”到5岁,他5岁时母亲不幸染病去世。次年,从菲律宾回国照顾子女的父亲李兹螺也因操劳过度离开人世,留下李子芳和他的姐姐、弟弟3人。为了生活,年幼的李子芳生活艰苦,常常要上山拾柴草、下海捡鱼虾。14岁时在父亲生前好友的帮助下,李子芳前往菲律宾谋生,并在马尼拉中西学校半工半读。 在菲期间,李子芳受到新思想的启迪,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刊,探求革命真理。1927年秋,他不顾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毅然回国投身革命,先后在泉州培元中学、晋江中学和黎明高中就读。在培元中学,他带领学生罢课,被学校当作“过激分子”劝退出校。 1930年,20岁的李子芳还不是共产党员,就已接受党组织的安排,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为掩护到泉州郊区的法江小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他指导那里的学生成立自治会,创办《竹芽》会刊。他的进步活动一度触怒了反动当局,被迫先后转移到惠安、同安、安溪、永春等地。1931年他受组织推荐到南京中央大学旁听学习。返乡后,他到鼓浪屿继续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并参加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李子芳由党组织介绍在漳州石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军政治部担任组织部干事,随军进入中央苏区,参加过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3年4月,李子芳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火如荼革命 参加长征参与组建新四军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李子芳在征途中调任军团直属队政治干事,到达陕北后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 1936年5月,李子芳随红军西征部队出师秦陇。在此期间,党为了争取实现西北地区停战抗日的主张,开展统战工作。这一年的秋天,在陕甘宁根据地组织了一次师以上干部学习世界知识的测验,本场测验中有两名满分考生并列第一,一个是陈赓师长,另一个就是李子芳。当时邓小平在学习总结中说:陈赓、李子芳同志成绩最好,都得了满分,另各加10分,以资奖励。所以陈赓和李子芳的最终分数是110分,全员最高。1937年秋,李子芳被组织选派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第三期学员。 李子芳在抗大学习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他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与新四军军部的组建,并在此后两三年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1938年1月,叶飞到新四军军部请示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团。当叶飞回到闽东后,军部派李子芳带一个服务团来到闽东屏南。叶飞与李子芳同为闽南人,又同为菲律宾归侨,但当时并不认识。当时李子芳的职位高,却没有带警卫员和秘书,自己掮被包,生活很朴素,经常深入连队与战士打成一片。团里有一匹马,叶飞见他身体不好让他骑,但他坚持不骑。他在六团做了大量工作,使这支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行军,顺利到达皖南。 为革命献身 32岁遗言:“站稳党的立场”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危急时刻,军部要求李子芳等患病的同志先过江。但李子芳等人坚决与部队共患难。战斗中,他带病从容指挥政治部机关随军作战。当战斗到最后关头,又组织部队突围。然而,李子芳因身体虚弱,不幸落入敌手。 被俘后,李子芳先是与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黄诚和叶挺军长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李村监狱,后来他和黄诚等14位同志转押至石底监狱。即便在监狱中,他仍和战友成立秘密党支部,并被推选为支部书记,领导狱中斗争。在李子芳领导下,支部认真总结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套狱中斗争方针与策略,一次又一次经受了敌人种种非人折磨和考验,粉碎了敌人的诱降和逼降。 李子芳对一同被俘的战友说:“国民党一向强迫共产党的‘首要’人物‘自新’,以便当他们的走狗,不自首便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们自然免不了这一套。要我当叛徒,绝对办不到,要命有一条。” 在狱中,李子芳经常以红军长征的故事与古今中外名人的诗词、文章对大家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铁军战士不弯腰,岂能怕死去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青山上云霄。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1942年5月,日寇进攻浙赣,逼近上饶。上饶集中营决定迁往闽北。是年春夏之交,集中营转移前夕,顽固派向石底监狱伸出了黑手,李子芳等一批革命志士惨遭毒手。牺牲前,李子芳留下遗言:“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者,要坚定不移地站稳党的立场,只要加强团结,坚决斗争,敌人再凶也不怕。”(泉州晚报记者 陈玲红 庄丽祥 通讯员 林金奖 郑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