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自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校的一门独立课程后,泉州市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探索,发展多彩劳动课,希望学生能够“劳”有所获。 家长进课堂丰富劳动课 “今天这堂课我感到很兴奋。我学到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了自己动手获得成果带来的快乐。我学会了做落壳饼,回去也会做给爸爸妈妈和弟弟吃。”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五年六班的黄思涵说道。近日,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家长课堂”,通过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把不同职业、不同特长的家长请进课堂,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开展劳动教育。 课堂上,家长们纷纷拿出“绝活儿”,大显身手。通过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叠衣服、织围巾、做酸奶捞、落壳饼等,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上‘家长课堂’,我们开设了生活技能、手工制作、植物种植、美食烹饪、传统手工等课程,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劳动体验。”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施静萍介绍称,该校从2018年开始探索劳动教育的“家长课堂”模式,如今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他们更会发展好“家长课堂”。 据了解,泉州市云山小学、培元中学也在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云山小学结合一些传统节日,邀请家长进班级教学生包饺子、包粽子等,这学期他们计划根据劳动课标制定劳动清单,学校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家长在家指导,协同帮助学生学会劳动、热爱劳动。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