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福建日报看泉州 > 正文

佛手茶传承人黄金川:匠心制茶 领飞茶乡梦

2024-04-26 08:46: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26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陈舒怡 通讯员 苏福彬)“采茶了,采茶了!”时下正是永春佛手茶上市的季节。4月17日凌晨4点,刚睡不到两个小时的黄金川就赶紧驱车赶到40多公里外的苏坑镇,现场管理茶叶制作的揉捻、摇青、杀青。直到天亮,他还一直在忙着茶叶的揉捻、初烘等各种制作细节。

早上9点,耀眼的阳光拨开苏坑镇熙里村的浓雾,黄金川在茶园里拿着茶叶向记者展示:“这几天是最佳的采茶时间,茶叶既不会太粗老也不会太细嫩,做出来的茶质量会更好、更香。”中午时分,在苏坑茶叶集中加工区,黄金川又忙着管理晒青、摊晾。

永春佛手茶于清康熙年间便引种于达埔镇狮峰岩,因叶大似掌,茶中又带有佛手柑散发的天然果香而得名,现主产于苏坑、玉斗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1997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茶,2006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永春佛手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黄金川已在这连绵起伏的茶山间守望了数十年。

黄金川出生于永春佛手茶发源地达埔镇,从13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手工制茶。“那时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茶叶。晚上熬夜摇青、做青,白天又要做茶、采茶,一年四季都是这样过来的。那时,都是手工制作,手脚起泡、晚上熬夜都是家常便饭。”

黄金川说,自己从13岁至23岁,每年至少有170~180天要熬夜制茶,他的体重一直稳定在89斤左右。让黄金川记忆犹新的是,在学习摇青时,因身高不够,他总要在脚下垫几块砖头。他深知,制作好茶并非易事。为了掌握每一道制茶工序,他四处拜访制茶高手,虚心求教,认真学习每一道工序,不断摸索总结。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在十六七岁时制作的茶叶一斤就能卖到十八九元,而别人一般仅卖四五元。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黄金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技艺,成长为泉州市永春佛手茶非遗传承人。“品种特征明显,茶汤醇厚但又显鲜活,水清且有种冰凉的甜味和天然的果香。”永春县茶叶专家如此评价黄金川制作的茶叶。这种独特的品质特征,也让黄金川制作的佛手茶屡获省市县茶王等奖项,他所创办的茶叶品牌荣获泉州市知名商标。

近年来,永春县推动当地佛手茶扎根本土、深耕特色,种植规模达5万亩,年产5000吨,年产值达6.8亿元,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2015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16年有影响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2023年,永春佛手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8.04亿元。永春县也因此成为福建乌龙茶出口基地和中国名茶百强县。

在黄金川眼里,永春佛手茶不仅仅是养生好茶,还是能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只有让更多人参与茶产业,才能带动更多乡亲把茶叶推广出去。20多年来,每逢茶季,黄金川都会到茶农家中,手把手传授永春佛手茶传统制作技艺。2011年8月,黄金川牵头成立了福建省旭年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吸纳20多户种茶户,社员达100多人。作为合作社理事长,黄金川带领群众开山种茶、开办茶叶店,并指导茶农提升茶叶品质,辐射带动县内多个乡镇几百名村民就业。每年春秋两个茶季,黄金川还召集本社成员进行佛手茶制作技术培训,参与由永春县茶叶同业公会组织举办的永春佛手茶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班授课,受训茶农达1100多人次。

从土生土长的采茶人,到坚守“匠心”的制茶大师,再到帮助群众致富的“领头雁”,黄金川深耕“一片茶叶”,不断成长。“做好佛手茶是一生的坚守,茶就像是我最靠谱的老朋友,始终陪伴着我,呵护着我。累了,我喝杯茶解困;委屈了,喝杯茶释怀。茶是生活,更是人生。”他说,“要不辜负每一片茶叶,做地道的好茶,坚持努力做好每一泡茶,把佛手茶的神韵传承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