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全国首宗土壤改良农业碳汇交易在泉州惠安举行,三家公司正式签署碳汇交易合同,开辟农业碳汇新途径。 “土壤改良碳汇项目为土地增加了一条输送营养的‘新管道’,此次交易标志着土壤改良从此走上了与农业环境保护和碳汇共同发展的全新道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说。 土壤作为地球的“皮肤”,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巨大的碳库。土壤碳汇,即在土壤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国土壤碳储量在全球占比达6.73%,研究和保护土壤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之一。 昨日的活动中,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签署碳汇交易合同,为全国首单土壤改良碳汇交易,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为三方授牌。 据介绍,惠安近年来以走马埭为载体,积极探索土壤改良与土壤碳汇的有机结合,引入全国规模最大的牡蛎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企业——玛塔生态科技公司,探索“牡蛎养殖—土壤改良—碳汇交易”新模式,在促进土壤质量改良、提升农作物质量的同时,推动农业减排固碳、拓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而在今年5月,全国首个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固碳减排示范项目在我省第一块耕地保护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惠安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落地。项目实施面积1800亩左右,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核算,项目在实施种植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实现碳减排量达5643吨,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碳汇交易将开辟新的增收途径。 活动现场还发布《牡蛎壳土壤改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酸化土壤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固碳减排项目方法学》,并集中签约一批土壤改良碳汇交易项目。据悉,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惠安县人民政府主办。(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张文璟 林铭珊 通讯员游雯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