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要闻时政 > 正文

外国人零距离体验泉州世遗文化 微视频《我在泉州学非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

2024-12-11 11:02:1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体验泉州非遗,用外国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展示泉州非遗的精彩。日前,由泉州市文旅局组织拍摄的六集微视频《我在泉州学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30个作品入选优秀案例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在北京组织专家召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微视频征集活动的终评会。本次活动共征集到来自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的作品147个。从电视台、高校、文保单位到社区,本次活动吸引了包括浙江卫视、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佛山市升平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和个人的参加,充分展现了文化遗产的社会包容性和社区性。

终评会评审团队由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影视行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从遗产“活”性、主题与立意、叙事与内容完整性、画面美感、制作与剪辑技巧5个方面对收到的作品进行了评审,最终筛选出最符合条件的30个作品,其中“优秀案例”和“入围案例”各15个。《我在泉州学非遗》入选优秀案例。

体验者展示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我在泉州学非遗》用外国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展示泉州非遗的精彩纷呈,来自美国、西班牙、安哥拉、也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主人公,首度零距离体验泉州传统文化。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泉州世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泉州非遗,他们拍摄了微视频《我在泉州学非遗》,共六集,每集长5分钟左右。制茶、德化瓷烧制、金苍绣、火鼎公婆、梨园戏、五祖拳等六项非遗项目,以全新姿态走入世界视野。

该负责人介绍说,微视频以在泉州求学、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学习感受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他们眼里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为中心,融入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让寻访者亲身体验泉州非遗魅力,并以此辐射到泉州经济、文化、城市发展脉络,深入领略泉州城市风貌与烟火生活,展现泉州文化历史的发展变迁。

外国人盛赞泉州非遗

美国人亚当来泉州近两年,他此次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祖拳”。“很棒,在泉州实现了小时候的‘功夫’梦。”他说,这座城市收藏了许多古老中国迷人的文化传统,五祖拳就是其中的一项。练武很辛苦,在体验过程中,感觉手脚不属于自己了,而他的小师傅非常耐心,纠正每一个不准确的地方。

来自马来西亚的林诗于是 “00”后,来中国留学一年多。她体验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鼎公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欢乐’的力量。”她说,学习过程中,老师手把手教学,亲自传授心得。“这是我在泉州最难忘的回忆!”林诗于坦言。

安哥拉的留学生卫宇达来中国8年。他体验的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安溪铁观音)。他说:“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一个词叫‘缘分’。非洲是咖啡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却和来自中国的茶非常投缘。人间千万繁华事,不及一壶清茶坐。茶为人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个空间,给予我们安宁也让我们成为平和的传播者。”

也门人马森在泉州创业。“我在泉州生活了五年,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乡。”他说,泉州有一种能让人慢下来的魔力,那就是金苍绣。刺绣很慢,因为每一幅作品都珍藏着时光与情感。

安迪是西班牙人,施钰参是石狮人,两人缘定终身。他们一起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一抔瓷土,一场烈焰,造就了瓷器。这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抹绝色。”安迪说,实在无法想象,一千年前的人如何想到并把这些普通的泥土,变成这么白的瓷器。

来自老挝的杨玲玲与来自泰国的马思思是好朋友,她们都在中国留学3年,一起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梨园戏”。“我们都在中国学习,也被中国传统文化吸引。没来中国之前,我们就知道中国有超棒的京剧。没想到在泉州,我们见识到了另一种现存的中国古老剧种——梨园戏。”杨玲玲说,通过梨园戏,她们体验到宋朝的中国人是如何奉行极简美学,优美地生活。(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许侨鑫)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