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记忆:百年百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泉州各地发展变化,展示侨乡大地村居建设成就,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泉州记忆:百年百村”网络征集活动,共收到各县(市、区)选送的104个作品,现从中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资  讯 

泉州记忆:吴岭村

即时 | 2021-09-27 10:11

湖洋镇吴岭村位于永春县湖洋镇西部,距离县城15公里,人口890人。

发展产业

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吴岭村原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曾因果树病害影响、种植业受损严重、产业一度低迷,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吴岭村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以打造新时代农村为目标,发挥生态环境良好和芦柑种植悠久的优势,因地制宜,谋划项目,瞄准高附加值和特色农旅产业,流转闲置土地50亩,引导果农种植芦柑、橘柚等四季水果,建设现代芦柑产业园、金桔产业园和观景长廊,结合自助采摘、果园观光、亲子体验、农家乐等形式,形成集水果种植、休闲采摘、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观光项目,有效丰富果园旅游内涵,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水平。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甩掉贫困村的帽子,走上致富和谐的康庄大道。


乡风文明

是乡村振兴的晴雨表 

吴岭村着重从宜居建设上下功夫,重点开展裸房装修、“平改坡”、违章搭盖拆除等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岭头格文化园、移风易俗馆、古楼寨乡村公园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乡村德治新模式,以关爱留守老人为培育文明突破口,将村集体所有旧仓库改造成为“邻里守望堂”,设立阅览室、文化室、多功能活动室和厨房、餐厅等,组织老人志愿队、退休老党员,为全村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义务教学等服务,促进农村德治融合,并依靠、发动和引领老人投身乡村治理,修订村规民约,商讨重大事项,使之成为村级事务的议事中心和精神纽带,真正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增加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的吴岭,绿盈村道,笑满村庄,实现从贫困农村到美丽乡村的破茧蝶变,先后获评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培育点、市级文明村、市级移风易俗典型村。

泉州记忆:下坑村

即时 | 2021-09-26 11:41

下坑村是惠安县山霞镇最大的行政村,地处惠东南滨海渔村,又有惠女民俗村之称,与著名旅游区——青山湾比邻,村外连接泉州至崇武的沿海大通道304国道,交通十分便利。村域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8396人。

近年来,下坑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和健康产业项目,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被中国农业部推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列为泉州市乡村振兴试点村。

产业振兴

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 

坚持以青山湾滨海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振兴,引进健康产业、农场、果农庄园,以怡家农场生态农业为龙头,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自助采摘草莓、圣女果等户外活动。

生态宜居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体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人居环境问题,投资500多万元,整治下坑村东西两溪流,重点进行河道清淤、路面铺设、堤防新建等,并对溪流沿岸进行绿化,种植各种观光树木,安装LED路灯,有效改善和提升了村容村貌,让滨海渔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保障

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村级革命老区公园、塘尾休闲公园,不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兴建下坑村革命村史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书画室、科普活动室等,丰富青少年课外活动,努力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泉州记忆:福岭村

即时 | 2021-09-26 11:35

芦田镇福岭村作为中国美丽乡村之一,地处安溪县西南部,人口1286人,党员33名,是革命老区村。全村面积5.63平方公里,拥有林地6340亩、耕地580亩、茶园650亩、毛竹2250亩,茶种资源丰富。

近年来,福岭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推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着力打造集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村。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岭村在持续巩固茶产业的同时,主动融入国有云岭茶庄园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等配套产业,促进福岭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称的云岭茶庄园泉甘土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接近80%,是安溪铁观音大师讲茶基地、安溪茶学院的科研实践基地,获评福建首批“清新福建·气候福地”避暑清凉福地和“最佳森林休闲体验地”。

为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福岭村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成立福岭本山专业合作社,通过培育加工销售大户,以“公司+农户”模式抱团发展,线上线下一并销售,做大做强特色茶种本山茶,为福岭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泉州记忆:呈祥村

即时 | 2021-09-26 11:32

呈祥乡呈祥村位于永春县中北部,村域面积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以上。

近年来,呈祥村针对交通不便、产业稀少、村财薄弱等发展困境,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走出红色引领、绿色致富、美色宜居的“三色”发展道路,经济后劲初显活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环境宜居”试点村,实现从贫困村到样板村的华丽转身。

乡村振兴“红色”先行

呈祥村党支部提出“务实党建”的发展思路,同县财政局、乡党委开展“三级联创”,推广党员“挂名牌·亮身份·作表率”举措,打造“最美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半小时文化走廊”,新建晋江源头党建红船,弘扬传承“红船精神”“晋江精神”,形成全方位的党建文化道、文化墙、文化小品;成立红色乡贤促进会,推行“党建+乡贤”基层治理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乡村振兴“绿色”赋能

呈祥村将海拔劣势转化为优势,打造300亩花海,成为厦漳泉首个大型山地景观花圃、全省最大绣球花种植基地和兰科植物培育基地。引进现代企业--永春县呈祥东西塔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种植谢华安院士研发的水稻和辣椒优质新品种,年产值达1000万元。发动村民种植佛手瓜、晚熟冬瓜等高山特色蔬菜,增加村民收入150多万元。积极拓展村财收入途径,先后投资呈祥东溪水电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资源入股雪山生态旅游公司,村财收入连续三年翻番,2020年收入38.7万元。

乡村振兴“美色”增彩

呈祥村牵头开展农房“平改坡”和“裸房”装修,用300万奖励资金撬动1500万民间资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白改黑、拓宽硬化、路灯亮化等路政工程,建设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以及垃圾分类亭、污水处理池、公厕等基础设施。深入开展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盘活农村古厝资源,邀请专业团队设计“美丽庭院”,修复10多座古大厝,对裸露挡土墙进行3D墙画绘制,将呈祥乡打造成为全省“平改坡”第一乡和“无裸房”示范乡镇,“学习强国”《福建日报》平台曾以“我家就在景区里”为题予以专题报道。

泉州记忆:湖坵村

即时 | 2021-09-26 11:30

虎邱镇湖坵村位于安溪南部和虎邱镇区,距安溪县城27公里,离厦漳泉均约70公里车程,属于厦漳泉“1小时生活圈”。

湖坵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位于圭峰山上的洪恩岩景区,空气清新、岳峰环抱、山陵巍峨,岩寺周围共分“洪恩二十境”。景区以岩寺圭峰为中心,地形开阔,四周环山,秀水叠翠,构成莲花山形,面积8平方公里。寺院建造在莲花石座上,漫步其中,满目青翠,百丈瀑布、状元岩、宋代小木屋等景观遍布全域,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可谓“佳景不虚游客趣,洪恩亦是一西天”。

村落即风景,山水为景观。青山秀水间的长潭生态农业园占地2000多亩,是湖坵村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之一,基于原有长潭公园提升改造而来。公园布设水果采摘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种植体验区、水上乐园、假日市集、青石房古民宿等业态,构建“一湖两溪三岛四园”的游览格局,是安溪茶乡山水游的好地方,201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位于村中的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乌龙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福建省茶产业技工培养、涉茶职业资格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紧缺专业人才培训等基地,同时也是安溪茶文化展示与传播的一个“窗口”,成为湖坵村的符号和品牌。


泉州记忆:东张村

即时 | 2021-09-26 11:27

界山镇东张村位于泉港区西北部,地域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3186人。村里天蓝水清,乡野之趣,民风淳朴,交通便捷。

作为油画之乡,画是东张的灵魂,极目远眺,或草、或梅、或树,油画造就了梦里东张;作为宜居福地,绿是东张的主题,漫步乡间,绿锦添红,饶有意趣,产业和村庄建设在这里融合。

近年来,东张村紧紧围绕“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东张梦,抢抓机遇,积极打拼,创新创业,努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宜业宜居新农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优秀侨胞之家”“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村”“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福建省侨乡文化名镇名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美丽乡村”等荣誉。

一块块金字招牌,见证了这个边陲村庄的美丽嬗变,而东张人也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态度,让村庄更加姹紫嫣红、流光溢彩。

泉州记忆:松林社区

即时 | 2021-09-26 11:22

东湖街道松林社区地处丰泽区繁华的中心地带,东至少林路,南至仁风街和仁风新村南围墙,西至崇福路,北至少林路,区域面积200多亩,人口约7000人。

近年来,社区党委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树立“求真、创新、诚实、奉献”的松林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社区。

排污排水全畅通

绿化花化加亮化

为提升小区环境卫生水平,松林社区对小区树木进行全面修剪,并增设绿化景观,从而美化环境。全面清理小区的排水排污管道,更换破损井盖,改装小区路灯,降低路灯高度,并对破损路面进行硬化和修补,设立导视屏、宣传栏,重点宣传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内容,同时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设计指示牌,镶嵌社区标识,贴近松林特色,设计元素包含有“家”和人居环境的因素,郁郁葱葱的绿色基调体现了松林社区温馨和谐、安详雅致的设计理念,有效提升小区美化亮化水平。

深挖闽南文化元素

居民更多休闲活动

老泉州人的慢生活是一门艺术。社区着重从这点出发,将富有泉州特色的元素融入社区营造之中,设立闽南民俗文化宣传栏,打造传统闽南文化宣传阵地。

位于仁风新村37幢的医养结合服务站,秉承互助关爱的服务理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创建友善和谐环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和心理支持,让社区老年人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为更好地做好全民健身项目,社区全面检修健身器材,添置和修复破损器材,并规划用地,将部分分散器材合理安放,组建全民健身圈,增进居民健身意识,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监控智能化提升

人脸识别更安全

由于松林社区多为80年代老旧小区,曾面临设施老化、智能化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近几年来,社区从“电子触控导视系统、数字高清监控系统、保安巡更系统、社区一键报警系统、车牌识别停车出入管理系统、楼梯入户门与a卡云门禁系统”六个方面入手,投资建设和提升智能硬件,极大地提高整个社区智能化管理和平安建设面貌。

继古开今,放眼未来,松林社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秉承“党旗如松、连心如林”的特色党建品牌,用智慧和担当为广大居民谋幸福、谋未来,将社区建设成为“社区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温雅家园。

泉州记忆:华海村

即时 | 2021-09-26 11:17


晋江市深沪镇华海村位于东南沿海深沪湾的南端,二面溪流一面海,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00余人,旅居海外侨民约2000人。

近年来,华海村充分发挥“山、海、侨”的优势,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契机,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带领群众推动各方面建设。

一是分三期开展旧村成片改造工程建设,并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不仅解决群众住房难的问题,而且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二是配合上级完成中小企业园区一、二期土地征迁工作,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三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有机结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全体村民及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华海村如今企业众多、高楼林立、别墅成群、环境优美,被称为“深沪湾畔宜居宜业的新侨乡”。

先后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治理试点村、福建省文明村、泉州市美丽乡村和晋江市三星级“六守六无”平安创建村等荣誉称号。


泉州记忆:西埔村

即时 | 2021-09-26 11:11

英林镇西埔村位于晋江市南部,英林镇区英伍路两侧,人口1376人,外来人口2000余人。

西埔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村庄拥有沿海区革命纪念馆、“埔顶寮会议”会址、湿地生态公园等“红色名片”和“绿色打卡地”,辖区内英埔中心小学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近年来,西埔村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以支部为纽带,主动探索实践基层协商民主治理机制,村民议事会为主要载体,成立道德评判团、乡贤理事会,形成晋江市首份乡村自治章程,建立起三治融合的治理新格局,激发村民主动参与热情,打造善治乡村。

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试点村、“高级版”绿盈乡村等荣誉称号。


泉州记忆:奎霞村

即时 | 2021-09-26 11:05

石井镇奎霞村位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市石井镇南部沿海,是福建省著名侨乡。

奎霞人“以海为田”,出洋谋生的传统悠长。明清以来,奎霞人飘洋过海,外出谋生者络绎不绝,他们旅居东南亚各国和香港等地,从事经商活动。

几百年来,奎霞这个滨海渔村,成就了林氏家族走向世界、繁荣家园的梦想。三千余人口的奎霞村,侨属达九成,旅居境外并繁衍的人口,是村庄人口的五倍之多。

至今,村庄仍然保留传承着“元宵听香”、秀才妈告御状、糕仔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搓盐(扒收)、围网、破蚝、讨小海、年兜跳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的奎霞人,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古村落的规划保护、微景观改造和文化创意,那沉睡的历史记忆正在被唤醒,那深藏的艺术瑰宝重放异彩。

2021年5月23日,在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林氏宗祠广场举办的首届奎霞乡村旅游音乐会圆满落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青年人和音乐爱好者。参加人员不仅有石井中心小学的学生老师,还有本地著名歌手及外籍时尚乐队。

2018年奎霞建筑群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被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2020年奎霞村获批省级传统村落,2020年奎霞村获评福建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

奎霞建筑群 《古厝乡音》(林茹 摄)

《奎霞晨曦》 (王玉兰 摄)

泉州记忆:祥渔村

即时 | 2021-09-26 10:53

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地处泉州湾南畔的祥芝半岛,是祥芝国家中心渔港所在地,水陆交通发达。

祥渔村从80年代初,就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渔业产业链。目前全村共有大小渔船400多艘、渔民超过1万人,渔业生产规模和年产量居全国村级前列。2020年被福建省农业与农村厅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祥渔村整体依烟墩山而建,在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有房屋1800多栋。烟墩山上,古民居、古厝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沿着石阶古道而上,走进某个偶然发现的拐角,你都能收获一片海天相连的美景。

当前,石狮正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针对渔港风情特色,积极将祥渔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精品村”。今年7月,祥渔村斗美湾乡村振兴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将投资建设网红民宿、水上咖啡厅、露天悬空泳池等设施,对祥芝镇滨海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千年渔村今胜昔,万里碧波踏浪来,千年渔村又一次站立在时代潮头。

泉州记忆:新庵村

即时 | 2021-09-26 10:49

马甲镇新庵村位于洛江区中部,是洛江区最大的库区移民村,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69人、党员74人。

近年来,新庵村深入实施“红色动力”工程,牵头打造区域联动党建“同心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文明村。

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建设集装箱式熊猫美食园,形成园区入口处的重要景观节点。通过村级综合楼出租、土地流转、熊猫美食园商铺出租等方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全村近百名村民通过到园区就业、经商等,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同时通过商铺出租,每年增加村财收入12万元,村民每年增加收入5-6万元。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新庵村与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马甲镇机关、仰恩大学等7个党组织、150多名党员,通过成立区域党建理事会、完善“五共”工作机制、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组成区域联动“同心圆”和区域党建共同体。积极发挥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绘就区域党建“同心圆”,全面实现多方合作,互惠共赢,共同促进乡村振兴。整合文体活动中心资源,建设“同心圆”区域化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服务区域内党员群众、辐射全镇党组织的党建阵地。该中心建成以来,多次举办党员学习和主题党日,服务党员、群众近千人次。



泉州记忆:苏垵村

即时 | 2021-09-26 10:41

磁灶镇苏垵村是晋江市革命基点村,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多人。辖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墓和泉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苏垵“黑茶古”制陶技艺。

近年来,苏垵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全力推动“五大振兴”。


产业振兴

以包括“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在内的“文化苏垵”为核心,以生态体验为抓手,着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人才振兴

推行“党员+乡贤”的人才振兴模式,引导乡贤、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反哺家乡,成立锦里慈善基金会,筹资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村级教育、养老和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振兴

挖掘乡村农耕文化资源,实施“乡村记忆文化”工程,建设“乡村记忆”档案室、村史馆和“黑茶古”文化体验馆,编修村志、乡村影像志。


生态振兴

以推进“厕所革命”和落实“河长制”为契机,加大乡村道路、河流治理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持续打造微景观,改善乡村环境,优化生活体验。

组织振兴

实施村级后备人才“育苗工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治理,以民主协商形式推进村民无偿“拆房让路”等工作。

苏垵村党支部连续7年(2013—2020年)被晋江市评为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并先后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和泉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乡村记忆文化”示范村以及晋江市最美乡村等称号。

泉州记忆:洋坑村

即时 | 2021-09-10 10:50

龙门镇洋坑村地处安溪南大门,有600多年悠久历史,因村中一小溪流,两侧树林相映,溪水犹如清澈的油水顺流而下,故称油坑,后谐音改为洋坑。全村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盛产水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还有丰富的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十多年前的洋坑村是一个崩岗区和矿山区。2006年以来,全村开展崩岗治理,对受灾区群众进行搬迁安置,建设“幸福小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庄清洁等行动,促进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如今的洋坑村,很好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乱石岗中崛起的明星村庄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近年来,洋坑村依托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20年6月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一步,洋坑村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还原“绿水青山”的上半篇文章后,全力以赴续写“金山银山”的下半篇文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好文化旅游这张牌,重点发展茶香人家、研学教育、非遗小院集群等,完成党建文化长廊和崩岗科技展示馆建设,努力促进村容美化、村财增收、村民富裕。


泉州记忆:云溪村

即时 | 2021-09-09 14:30

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俗称横溪,土地面积27.08平方公里,海拔800多米,森林覆盖率86%,人口923人。2019年6月云溪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6月获评福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云溪村以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坚持 “文化为魂”,着力“三个聚焦”,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注重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持续推进传统村落改造提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聚焦文化民生

着力创建“文化品质”乡村文化特色

云溪刻纸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刻纸技艺千年传承优势,建成云溪刻纸人家、数云斋文化传播工作室、非遗展览馆等5个刻纸场所,举办刻纸培训班培训学员2000多名,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育刻纸能人,致力云溪刻纸产业化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传承家风、践行家训”主题诵读会

“千人诵家训、百人刻纸”

云溪村民俗文化节活动

聚焦乡风文明

持续打造“古风新韵”乡村文旅融合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借力云溪“中国古传统村落”品牌效应,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展“千人诵家训、百人刻纸”活动,近千名来自本地和周边村落的村民参加“传承家风、践行家训”主题诵读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聚焦传承保护

延续具有“历史沉淀”乡村文化底蕴

坚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尊重历史记忆,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如今,以文化为牵引的云溪村,恍然已和乡村振兴深入融合,三五成群的游客,时而传来的嬉笑声,唤化了古村落的生机,云溪村坚持以文化为核心,带动人气提升,再以人气提升带动各种产业发展的模式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远。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