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促进城市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 作者: | 时间:2021-12-22

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1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福建泉州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时间再往前推几天,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带着《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节目组,来泉探索中国“最年轻”的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今年10月,在申遗成功两个多月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精心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泉州始终坚守的理念,也让这里留住了大量文化瑰宝,赢得“宋元看泉州”美誉。未来已来,向着建设海丝名城、建成世界遗产保护典范之城奋进,泉州在平衡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已然有所收获、逐步示范全国。

以“绣花”功夫为城市留下记忆

从2001年启动申遗,到2021年7月申遗成功,泉州走过了20年。申遗成功,是泉州价值、中国海洋故事得到的世界认可,对于泉州而言,这是荣誉、是承诺、是责任,更是新的起点、历史性机遇。

20年来,泉州申遗之路,是精心爱遗、护遗之路,也是以“绣花”功夫为城市留下记忆,既保留古城原风貌生态,又提升人居环境的过程。

城市规划以文保为先。城镇化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为先理念贯穿始终。20年前,为了德济门遗址考古,泉州就曾修改道路建设规划,为文化遗产保护“让路”。如今,泉州实施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的严格管控,古城被整体纳入遗产缓冲区。开展土地储备工作时,严格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予收储入库。

积极推动文物保护立法。2017年,泉州首部地方实体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聚焦海丝史迹保护,这是全国第一部海丝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目前已出台6部实体法中,3部与保护文化遗产直接相关,即将于明年实施的还有《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多部门联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化。2020年,泉州文物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共同签署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依托泉州市中级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合议庭、鲤城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依法妥善审理涉文化遗产的各类案件;市人民检察院将遗产保护纳入公益诉讼,创新探索司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泉州省级(含)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电气线路套管、智慧用电建设,被纳入2020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常态化监测系统则对全市22个世遗点,进行全天候保护。

考古与历史研究引入各领域专业力量。近两年新成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工作站、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让泉州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独立考古机构的设区市。与北京大学共建成立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等机构,合力推动泉州考古工作、历史研究迈入全新阶段。

典型经验逐步示范全国。文物保护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原则,泉州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保护修缮技术体系——依托闽南传统技艺,对文物本体开展技术保护,天后宫、泉州府文庙保护修缮工程,分别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修缮项目、全国优秀古迹保护推介项目。古城提升坚持“微更新、低冲击”,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保护理念和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分期分批进行29条古城街巷综合改造提升——今年,中国建筑学会首次在建筑设计奖中设置“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奖,泉州的金鱼巷微改造工程获得2019—2020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类一等奖,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获二等奖,泉州案例凸显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在城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内外兼修”锻造古城“强IP”

“酒香也怕巷子深”,文物和文化保护下足功夫,讲好泉州故事同样关键。从小众旅游目的地,到不断刷屏公众视野的“强IP”,泉州踏上了特立独行的“开挂”之旅:2020年6月,“泉州古城”作为一个整体IP,获评省级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2021年9月26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13项“福建文化标识”,“泉州古城”正式入选“福建文化标识”,彰显着泉州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和文化综合实力。

实力来源于内外兼修的底气。

内修于心——

建设海丝名城,需要活态传承中华海洋文明,探究海洋城市泉州的“前世今生”。为了丰富世遗点内涵,探索海防体系保护利用,日前,一项关于泉州古代海防体系文化研究的工作正式启动,将深度研究挖掘现存的永宁古城、崇武古城等古代海防遗迹,推动古代、现在、未来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文脉的传承、展示、利用相互融合。

外修于形——

古城核心LOGO正式统一。“出砖入石”写意“刺桐”,闽南红为绚烂的底色,由22块石砖组合成“刺桐”二字,彰显着“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的文化内涵;

古城让你深知道。文化符号小山丛竹书院恢复讲座,开设“小山学堂·泉州学”文史系列讲座,邀请周焜民、王连茂、陈日升、吴幼雄、郑国权、李玉昆等文化名家,通过线上线下讲授各自的学术创见实践经验,古书院重启昔日传业授道文化传承责任;

古城故事讲给全世界听。2017年开始,由泉州古城办、市文旅局联合举办的以“爱泉州古城·品文化底蕴”为主题的第一期古城讲解员培训班开班,并组建首批泉州市古城讲解员队伍,古城讲解员培训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前11期已累计培训学员2000多人,聘用讲解员近300人,服务对象超过万人次,成为活跃于大街小巷的文化使者。“中文+英文”古城讲解员在各类大小活动中接待来泉宾客,向全世界讲述动人的泉州故事;

跨地域携手合作叠加宣传效应。泉州、广州两地签订了《广州泉州宣传文化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城市宣传、影视产业、文旅开发等领域深度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新形象、激活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文化发展新繁荣,打响泉州文化“大IP”。

“破圈”出道从流量担当到产业驱动力

打开百度搜索“宝藏城市”,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泉州。从“文化圈”到“流量圈”,泉州“破圈”出道,成为流量密码——2020年跻身全国最值得一去的旅游地top7。同年国庆中秋假期,古城累计接待游客5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3亿元。2021年五一假期,古城游成为了流量担当,仅西街接待人数达21.77万人次。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中国第56个世界遗产后,当日关注度环比上涨45%,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三成。

流量和关注度上升带来的是“星效应”释放。《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中国这么美》《百姓的味道》《欢乐大篷车》《美好的星球》《好吃客:泉州》《我的汉字故事》等多档节目前来取景拍摄,一众明星的路透剧照,在社交平台开启“霸屏”模式。

随之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不断扩大。打好流量牌,泉州深谙流量落地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面向未来,古城文创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位于鲤城区的数字文创动漫产业基地入驻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不久前举办的2021“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大会上,总投资113.65亿元的40个项目完成签约,其中27个项目涵盖影视、文旅、金融、数字平台、数字文创、生物医疗等领域;“东方大港·中国宋元海丝演绎城邦”主题文旅综合体落地安溪县蓬莱镇,运用现代电声光及特效视频等手段,全景、全沉浸式重现海丝历史,打造集山水实景演出、互动演出、沉浸式演出、巡游演出等多形态演出为一体的大型演艺集群主题园区,展现宋元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盛世景观及宏大气象。

经营者跃跃欲试、业态多点开花。经营者看好市场大胆拓展经营开设分店,从古早味的海丝金凤、满煎糕、姜母鸭,到新兴的德兰书咖啡厅纷纷进驻古城。“最安溪体验馆”和德化“中国白推广展示中心”等在中山路开馆迎客,集交流、展示、创作、销售为一体。不久后,更多县市区特色资源产业展示馆将陆续开馆。提炼文旅产业代表符号,深入推动了文创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也助推世界遗产时代,泉州古城业态的活化提升。

后发效应逐渐显现。2021年携程·目的地年度口碑榜近日公布,选出中国人爱去的20个城市,泉州登榜成为“最佳新晋目的地”城市之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泉州市入列其中;西街东段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是曝光度的增加,更意味着城市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泉州晚报记者 蔡紫旻 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