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创新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机制,着眼缩小城乡差距,整镇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泉州市乡村振兴战略19个“三年行动方案”之一,“乡村记忆文化”项目经过三年推动,50个示范村全部建设完成。在日前举行的全市“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总结会上,示范村(社区)获现场授牌。 记者跟随部分示范村(社区)“带头人”,走进泉港前黄镇前黄村、晋江磁灶镇苏垵村、鲤城江南街道王宫社区,探寻他们如何在留住乡愁的过程中,保护乡村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文明,激发村(社区)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前黄村 保护盘活古商道古建筑 从宋代黄理开基以来,前黄村已经走过了900多个春秋。前黄村是泉港中南部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存有31座古建筑,清末民初古街1条。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实卿说,村里拥有1处省级文保单位黄素石楼,4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历史建筑,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与发掘,过去,大家不知如何让这些宝贝“活起来”。 三年来,经过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进行全面梳理,前黄村从古商道、古建筑等资源入手,对街道、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立项保护历史建筑,结合街道、建筑特点,开展活化利用。黄素石楼、前黄祠堂、侍卫府等,均启动修缮工作。前黄老街的补鞋店、糕饼店等老铺子,在画家彩绘下变得生动起来;市级文保单位黄文惠故居,经过保护提升,以“良吏馆”的身份对外开放;历史建筑静芳斋经过修缮,成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优秀示范点…… 去年,前黄村获得“省级乡村旅游村”称号。黄实卿说,接下来,前黄村将推动市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在上级指导下,加强古街古巷、古建筑保护修复、策划提升,让乡村旅游成为激发村经济活力的新动力。 苏垵村 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游览体验圈 “在开展‘乡村记忆文化’建设前,我们村的档案几乎是一片空白。”见到记者时,苏垵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森说,三年来,村里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苏垵村是晋江市革命老区基点村,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墓、泉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苏垵“黑茶古”制陶技艺。市党代会提出,要推动农业在“接二连三”中增值增效,对于苏垵村而言,深挖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旅游,需要构建起“文化苏垵”。 在专业部门指导下,村里着手修编村志、整理档案,为13座祖厝修编族谱,并建设村史馆、档案室,村情概况、历史文化一目了然,所有为村里作出贡献的村民善举,都被写入村史。“善举写入村史,对村民而言,是一种肯定与鼓励,大家参与乡村建设的劲头更高了。” 通过复兴乡村记忆文化,苏垵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乡村游项目丰富多彩——以九十九溪环溪观光步道为框架,打造“苏垵”系列特色文化游览体验圈;以村里的“红色粮仓”为基础,建设党史文化主题园、党史学习教育驿站;以抗倭名将俞大猷墓为主阵地,推进将军山登山步道建设;建设“黑茶古”制陶技艺体验馆,打造晋商文化体验区,平均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王宫社区 推动华侨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 2018年,泉州市首批“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王宫社区召开。三年来,“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在王宫社区落地生根,人们在社区经济建设与留住乡愁记忆中,找到了新的平衡。 王宫社区随处可见华侨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痕迹。远的比如王顺兴信局,这是泉州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的有热心公益的陈守仁先生,他得知“乡村记忆文化”项目之后,立刻捐出了20万元。 王宫社区主任陈聪敏说,社区修了志书,为居民找回久远的历史;修缮了林氏祖宅,在此基础上设立王宫社区“乡村记忆馆”,展示社区独特的拍胸舞、车鼓队等非遗技艺,讲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海外华侨的善行善举。而经过保护修缮,百年侨批局重焕青春,社区计划承租信局,筹划设置邮政展馆。 陈聪敏说,记住了乡愁,不仅增强了居民荣誉感、凝聚力,也带来了人气,而“流量”无疑是产业兴旺的前提,“我们将按照市党代会要求,让优秀传统文化‘动’起来。” 记者手记 唤醒乡愁,从“记住”开始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记忆文化”项目的目标。对于50个示范村(社区)来说,三年多的“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过程,是“乡愁”被重新唤醒的过程,是尘封的乡村记忆被重新发掘、系统整理的过程,是村民认同感逐步增强的过程。 项目着眼于发掘乡村记忆文化。三年来,采用规范建档、编史修志、保护史迹、建设特色记忆文化展示馆等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先行保护建设了50个具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记忆的代表性乡村。 深入了解三个示范村(社区)的变化之后,我发现了共性——乡村记忆文化“活起来”、全村凝聚力“强起来”、村民脑筋“动起来”之后,那种全身心投身乡村振兴、创出一番新天地的精气神。 市党代会提出,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融入生产生活,浸润家风、乡风、民风。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价值指引,乡村振兴也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相信构建起乡村记忆文化体系的示范村,将打造更多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为更多乡村带来启迪、提供思路。(泉州晚报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黄金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