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题> 2014鞋博会> 快讯
> 正文
泉州传统鞋服企业向无人化车间转型 电脑智能监工
②鞋面机全自动工作,原来的鞋工“转行”当监工。
机械手3D扫描 担当质监员
如果说鞋机及鞋面机等设备只是进一步减少人工投入的话,那么如今不少走行业前列的企业考虑的则是如何直接“聘请”智能工人,一次性解决用工难问题。
“我们根据企业需求,与国内包括哈工大在内的多家高校合作,研发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生产需求。”晋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建华说。在鞋博会的科技展馆里记者看到,从生产车间到管理层面都有多款的高新科技展示。“机械手加上3D扫描等多种功能之后,它就拥有了智能工人的工作水平。”哈工大的蔡老师说,这种产品适用于小批量多款式的生产。如今规模化车间的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受到个性定制化高端消费的需求引导,“小而美”的柔性生产线需求令智能化的需求增加。“一般定制化生产线上的人力成本投入更高,而嫁接了电脑智能程序之后,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机械手就能通过3D扫描等功能,实现质监、包装等智能化工序。”
“这条生产线已经落地了,正在调试阶段。”李建华说,更多的传统鞋服产业的需求点还放在如何实现无人车间的管理上。比如经编机自动断线检测系统,它就可以实现无人车间的要求,原本需要人工检管机台,一个工人检测两台机器,防止出现断线,可是经常出现人员失误,导致纺织品的次品数量增加,最新的科研方案是通过在经编机编制后的出料位置增加一套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计算机检测纺织断线问题,同时通过设计整个车间的中控系统,实现无人车间的目标,管理者不出办公室就可以掌握断线情况。“从断线发生到被检测出来,只有两厘米宽的纺织品会被浪费,相对人工检测而言,更加精准。”
“其实企业一直都在进行自动化升级,只是原本有些工序必须要有人工操作,这些工种要么工作环境恶劣,要不就是技术活,工厂生产有淡旺季,这些工人难招也难养。”李建华说,比如针织业领袖口的抽丝裁剪工序,一个剪一个抽,一组需要两个工人,且工作强度大。如今他们与高校推出的“自动抽丝裁剪系统”可通过产品自动传动、自动抓取、自动挑丝、自动裁剪一体化操作,全程实现自动化,解放人力。一套设备十几万元,一名员工全年工资近5万元,一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再如制革行业的收料工序,皮革经流水线加工后,每台设备前都需要有人将皮革揭开从生产线拉下并装车,就这个简单的动作就需要有两名工人,皮鞋味道很重,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他们设计推出了自动收料码放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抓取皮革码放至载货小车的动作。“这些智能科技都是根据企业原本不得不使用人力的薄弱生产环节推出的,有些已经在企业签单落地,有些则还停留在设计图纸上。”李建华说,自动化智能生产是大势所趋,当然并非所有机械智能员工一下子就能成为优秀员工,还是需要一阶段的磨合提升。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