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白潼村:因地制宜造农民公园 独具韵味
泉港白潼村:因地制宜造农民公园
白潼村就地取材建设小公园,村庄越来越宜居。
本报讯(记者 邱志坚 廖培煌 通讯员 肖咸强 文/图)涂岭镇地处泉州泉港区西南部,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占泉港区陆地面积的一半,素有“泉港后花园”之称。涂岭镇境内有山地15万亩,因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许多村庄也声名在外。
相比于一些村庄,国道324线、福厦高速公路贯穿而过的涂岭镇白潼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近年来,白潼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庄园式公园,村庄越来越宜居。
废物利用 闲置水缸成花盆
后望是白潼村的一个自然村,人口仅有200多人。从国道324线拐弯,穿过福厦高速公路公路桥后,眼前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与数百米开外公路两侧的喧嚣不同,这里安静恬然,有种“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感觉。
三三两两聚集的民宅依偎着绿树农田,但水泥路前的村口却是一片五彩缤纷。这里有个初具雏形的公园,入口处紫红色的三角梅开得正艳,黄灿灿的黄花槐随风摇曳,很多红、蓝、黄色的不知名鲜花迎风绽放。
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花种在水缸里。“以前农村什么多?就是水缸嘛,比花盆还漂亮。”白潼村支书刘国桂笑着说,村里建设公园的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废物利用。这些水缸原先是用来放粮食的,但现在种地的村民少了,村里就把大大小小数十个废弃水缸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填上土后种上各种易成活的鲜花。
据介绍,原本这里是一大片旧石头屋,村里经过对村民思想动员,拆除了一部分旧宅,将地腾出来,改建成公园。
就地取材 旧宅条石铺成路
当然,公园需要其他的景观配套。健身路径、石桌椅、石阶、鲜花、景观树,怎么摆弄?之前,村里打算请设计院前来设计,但一来时间久,二来光设计费就不少,最后,镇村干部自己动手画草图、做设计,在古榕下摆上几张石桌椅,让村里的老人休息、打牌,在平整的空地安放了健身器材,在路边安置了路灯。树下和边边角角的地方则种些小花,山坡和路边种竹子和绿化树,有坡度的地方借势建石阶。
而公园的水池是用以前的机耕井改造的,竹栅栏把一汪绿水围起来,井边有两个水车,其中一个老式水车是以前的农业用具。公园里的小路则是用旧石头房的废弃条石铺成的。
这个小公园先期投入10多万元,比重新建设的花费少了许多,但效果并不会差,甚至更富特色。“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发现村子这么美。”一名70多岁的老村民说,道路硬化、溪流整治改造、垃圾清理,每一天村庄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独具韵味 打造宜居新庄园
涂岭镇的一大优势是许多村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一些普通的村庄怎么办?白潼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利用旧村物件建设新村的道路,将村子打造成独具韵味的庄园。
“‘普通村庄’同样可以搞得有声有色。”涂岭镇党委书记刘昭暄说,该镇镇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有3个,区级的有2个,像白潼村这种就地取材建设小公园、少钱办大事的村庄,将逐步在涂岭镇推广开来,争取每个村庄都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变得更漂亮、更宜居。
- 2013-11-14泉港峰尾镇渐成影视拍摄地新宠 小巷尽是古早味
- 2013-11-11泉港投入900万元 改善惠屿村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 2013-11-05泉港试水设立联村党总支 “联”出来的致富路
- 2013-10-31泉港区首次尝试路灯“按揭” 照亮百姓出行路
- 2013-10-11引进外资带动本土食品民企 泉港崛起粮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