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西来开启泉州海交史 诞生《金刚经》最早汉本
叁
九日山上 诞生《金刚经》最早汉本
拘那罗陀在中国23年,翻译经论记传64部,278卷,他讲述《摄大乘论》,为中土僧人弘传讲习,形成了摄论学派。而拘那罗陀翻译的大乘《金刚经》,成为世界上有关《金刚经》从梵文翻译成汉字的最早版本。
而天嘉三年,拘那罗陀在南安丰州翻译《金刚经》一事,在北宋端拱年间(988-989年)曾会撰的《重修延福寺碑铭》中记载:“古金刚经者,天竺三藏拘那罗陀,梁普通中,泛大海来中国,途经兹寺,因取梵文,译正了义,传授及今,后学赖也。”
《泉州府志》(乾隆)九日山翻经石条也记载:“《名山记》梁普通中,僧拘那罗陀,赏翻《金刚经》于此。”
九日山有“翻经石”,相传拘那罗陀在此翻译经文,此处视野开阔,从石头上往下眺望,山下风光一览无余,因此石头又名“一眺石”。
胡家其介绍,拘那罗陀两度来九日山,都住在延福寺内。“延福寺在北宋初期漳平节度使陈洪进关照下,才有千僧千尼的规模,拘那罗陀来翻译经文时,规模应该没那么大,但这里的香火鼎盛,加上独特的依山傍水地理位置,确是翻经的理想场所。”
胡家其说,拘那罗陀能抵达丰州,在九日山上翻译大乘《金刚经》,也和九日山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梁安港(现在的金鸡闸)是有记载的中国南方最早通商口岸。晋江两江汇合点叫双溪口,离九日山只有两公里。以前这里是内海,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大潮,潮水还能涌到金鸡新闸下。”
乘风破浪渡海而至,借着良港登陆,一座香火鼎盛的山中寺庙,一块凭海临风的山顶石板——高僧拘那罗陀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作出的贡献,烙上了泉州的印记。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