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伟积极带领群众致富,黄田村办起了矿泉水厂,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工作问题。 (陈起拓 摄)
□本报记者 叶舒雯
有人说,如果不是选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条道路,陈其伟或许不会这么早病逝在工作岗位,而会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1987年,在泉港区涂岭镇党委和老支书的推荐下,陈其伟放弃了收入可观的运输业,挑起黄田村“当家人”担子。从这一刻起,他便走上了一条守住清贫、为政清廉的道路,一干就是26个春秋。
(一)个人发家致富的路子已经打开了,为了黄田村,他选择了放弃,从此与清贫清廉相伴。
在日前的陈其伟先进事迹报告会南安专场,主持人南安市委副书记林荣忠红着眼眶向陈其伟的图像深深鞠躬,并动情地发表了3分钟演说。1983年,他曾到黄田村挂职,工作了8年,还曾住在陈其伟家里,对陈其伟相当了解。在他看来,“陈其伟很有商业头脑,在黄田村因交通不畅、近乎与世隔绝的年代里,他就能先想到靠拖拉机运输致富。随后带领村民致富的系列决策,也证明了他的经营能力。”
然而,拖拉机这个发家致富的工具,在陈其伟担任村支书后很快就被“抛弃”了。在陈其伟小女儿陈小敏的记忆里,家里那台大型拖拉机是兄妹们常常炫耀的资本,当时有那么一台拖拉机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啊!可是,有一年村里建公路缺钱,父亲毅然将它卖掉,带头捐资投劳。
这样忘我的一个抉择,也拉开了陈其伟严于律己、甘于清苦的支书生涯。
村民们都知道,陈其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定下了村干部不设单独办公室、参与公益建设不拿补贴、代办审批事项不得向群众收费的“三不”规矩。26年来,他为黄田村争取到3700万元各级资金补助,这些资金,每一分都实实在在地花在群众身上。“钱怎么用,我们都很放心。”采访中,不止一个村民如是说,“公家的钱,陈书记总是精打细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的下午,陈其伟到惠安县办理工程资金申请手续,他中午也是在街上随便吃了一碗稀饭,在车里等候直到县里上班,没有多花一分钱。
泉港区委组织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其伟履职以来,他们从未接到关于他的任何举报信。
时至今日,黄田村蔡田自然村阳光养鱼场的负责人吴辉滨还常常念着他的好:“知道我们苦处,替我们办事,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村官!”而这,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陈其伟生活的房间,布置很简单。(陈起拓 摄)
(二)生活洁白朴素,直到去世,孩子的婚事还没有着落,家里漏雨的房子还没有修好。
为了黄田村,陈其伟想方设法“找钱”,带领黄田人把人均年收入从120元提升到1.1万元。而他自己,却始终与清贫相伴,直至过世,他的存折里也只有400元。
熟悉陈其伟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异常简朴,牙刷用秃了舍不得换,袜子磨出洞了补好再穿,其他生活用品,基本上也都是用了十多年还在反复用。去年接受福建电视台《时代先锋》采访时,家里找不出一件比较新的衣服,他只好临时找村民陈云腾借了西装来穿。
人们总是记得他的身影:戴着草帽,卷着裤脚,要么奋战在工地一线,要么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在记者采访时,小卖部的老板比划着自己的旧手机告诉记者:“老书记的手机比我这个还旧,已经用了十多年了。”那部旧手机常在通话的时候断线,村主任陈伟聪曾劝他换个新的,而他觉得要花不少钱,便作罢了。正是这部手机,如今还断断续续有人打进电话,村民们说:“到现在还是不愿意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走在朝阳公路,总感觉还会遇到老书记。”
这些年,村里的道路越来越宽,房子也越盖越多,却唯独没有陈其伟家的。他仍住在年久失修的石头老房,逢上下雨天,房顶漏雨,床都没地方挪。直到去年,大家劝他翻修房子给孩子准备办婚事,他才开始给家里修房子,石条刚拆下来就立刻被运到朝阳公路上做了挡路墙。遗憾的是,房子刚盖了一半,陈其伟就走了,家人还都借宿在亲戚家里。村民们都说:“如果老书记把用在公家的百分之一精力花在翻修自己家的房子上,那房子早就翻修好了。”
(三)村里的事永远都比家里的事重要,妻子母亲都要种地补贴家用,他带着对家人的歉意离去。
“他是个干干净净、一心一意想着村民的人。”村民开口求助,他第一时间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想办法解决,而家人的病痛、孩子的婚事,他却没有余力照顾到。
“在爸爸的心中,村里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在陈小敏的印象中,经常半夜醒来,不见爸爸回来;天亮醒来还是见不到爸爸。因为他早出晚归,为群众做事。妈妈身体一向不好,手脚都患有风湿病。可爸爸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撑起整个家,因此妈妈还得种很多地、打小工。有一次,妈妈割水稻回来,风湿病又犯了,脚酸疼得厉害。当时,爸爸正在家里,与村干部商讨工作上的事。他看了看妈妈,只能是带着歉意对她温和地说一句:“疼,就少种点地。”
2008年,陈其伟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根据政策规定,贫困劳模可获得一定补助,但他没有提出申请。他母亲年过90岁,又是“五老”人员,还在坚持种地补贴家用,符合发放慰问金的多个条件。可是每年春节慰问时,陈其伟总是拒绝,他说:“村里需要慰问的人很多,还是先慰问他们吧!”他担任村支书的26年里,母亲从未领过村里的慰问金;父亲去世时,怕大家送“金银礼”,也没有通知朋友,只是简简单单办了丧事。
陈其伟去世后,人们在整理他留下的两箱笔记本中,也读懂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家庭的歉疚,他写道:“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但却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家人那么支持我,而我为他们做的却很少很少。我苦苦思索,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想到坚强不屈的父亲,想到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妻子,想到十分懂事的孩子,想到上级领导的关心,想到群众期盼的目光,我更想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四)革命家庭的影响,让他倾其所有。
在陈其伟的有生之年,他对村民负责,为村民服务,他的所思所想、所牵所念,全是黄田村如何发展,村民如何过上好日子,不折不扣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而他,仍旧觉得党和人民给了自己很多的荣誉和掌声,但自己为老区人民办的事还太少,时常感到有愧重托。
那么,是什么促使他如此鞠躬尽瘁?那是源自家庭的影响。陈其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母亲是老地下党员、老交通员,父亲以教书为掩护暗中从事革命工作,为闽中革命胜利作出贡献。陈其伟常对人说:“父亲一生正派、俭朴,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经常向我们讲起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要我们把老区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为老区建设多尽力。”
怀着对党的忠诚、对黄田村的坚守、对村民的挚爱,陈其伟倾其所有,走完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