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精神非常好,笑得很开心
相关新闻:泉州66岁孝子照顾百岁母亲 一日五餐常伺候左右
东南网12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彭思思 记者 田米 文/图)凌晨两点多,泉州市区棋盘园异常宁静,黑夜里浸透着凉意。泉州汽车总站宿舍2号楼201室,漆黑的屋子里,床上的李秀英阿婆翻了个身。但这细微的动静,却被隔壁房间66岁的林文镇觉察到了。“哐”,灯亮了,老林匆匆披了件外套,带着惺忪睡眼,赶了过来。他给母亲披上外衣,慢慢扶着她上厕所。
“王妈妈,王妈妈”,见儿子扶起自己,李阿婆连连喊出一个奇怪的称呼。老林说这是她年轻时家里保姆的名字。母亲有时夜里起夜,都会把他喊成“王妈妈”。
李秀英阿婆今年整100周岁了,原姓胡,出生在安徽,幼时由于家境贫困,被送到南京一户李姓人家抚养。哥哥在银行工作,年轻时她家的生活也算富裕。但因抗日战争,沦落为南京难民,她跟着哥哥一家三口,南昌、宜昌、重庆逃亡。逃至重庆时,一场泥石流冲垮了山下哥哥一家。从此,李阿婆开始一个人的流浪……
“我母亲以前日子过得挺苦,她的经历挺传奇,就像在演电视剧。”老林说。
大女儿林桂川4岁时(1948年),李阿婆一家的照片
因抗日战争成南京难民
流亡南昌、宜昌、重庆、广西,目睹亲人离去
趁着天气好,老林烧了两壶热水给母亲洗头。挽起袖子,水盆放在跟前,李阿婆坐在床沿,俯下了身子。水温刚好,老林边打肥皂,边揉洗,李阿婆闭着眼睛,一脸享受的样子。洗完了头,李阿婆心情不错,虽100岁了仍精神矍铄,见我们来,操着一口南京普通话,十分有礼地说:“谢谢你们过来看我,快请坐哦。”
跟她说几句闽南话,她也能听懂,但不会说。聊着聊着,她突然跟我们念起童谣:“一二三,上下班,四五六,到常熟,七八九,到汉口……”老林听了直乐,说这是小时候母亲教他的,母亲返老还童了。母亲年轻时,还会跟他们说重庆话,“到重庆朝天门过河,对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炮火直逼首都南京。趁着日本人来之前,南京市民纷纷开始逃难。李秀英的父母上了年纪,舍不得土地,留在了家里。她跟着哥哥、嫂子和侄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昌、宜昌、重庆,战争的炮火不断蔓延,李秀英一家和难民们一路躲一路逃。
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李秀英一家也跟着逃难的人们来到了陪都重庆。当时各地难民很多,李秀英一家好不容易从当地农民那租下四合院里的两间房,哥哥、嫂子和侄子一家住一间,李秀英自己住了一间。可这种安居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下着大雨的夜里,睡梦中的李秀英突然被一声“轰隆”巨响惊醒。山上的泥石流冲垮了山下哥哥一家的房子,带走了哥哥一家三口,从此李秀英开始孤独一人的生活。
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的轰炸。那时,李秀英一听到警报响,就拼命往防空洞跑。飞机在头顶呼啸,街上到处是奔跑逃命的人们,一颗炸弹投下来就落在眼前,躲都躲不掉,人的胳膊、腿被炸飞到电线杆上,李秀英也顾不得害怕,只知道拼命跑。跑到防空洞里,一眼望去都是乌泱泱的人挤人,有的人直接就被闷死在洞里。
“能活下来,是命,也是运。”回忆起往事时,李阿婆还心有余悸,不时生气地骂着“小日本、小日本”。
烽火战争里遇异地姻缘
靠好心人救济,战争孤儿有了安身立命的家
到了午饭时间,老林又在厨房里忙活起来。每天他都要为母亲准备五顿饭。母亲牙齿不好,吃不了米饭和菜,老林多年来也餐餐跟着母亲吃稀饭。为了保证营养,每天老林还要做蒸蛋和瘦肉汤。老林拿出炖锅里的瘦肉汤,倒出汤来,“会不会烫啊?”老林端着碗,先到口边吹一吹,一勺一勺喂着母亲。等母亲都吃饱了,他才配着剩下的肉渣,匆匆扒两口饭。
每次儿子给李秀英喂完饭,她都会用一口南京腔连声说“谢谢,谢谢”……这是李阿婆逃难时留下的习惯。
李阿婆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一个人流浪异乡,多亏了一路上好心人的帮助。一块馒头、一碗稀饭,那些恩惠,李阿婆至今难忘。除了这,幸运的是,战争离散了李秀英的家人,却促成了她的姻缘。
李秀英的丈夫林金烈是福建莆田人,幼时随父亲到马来西亚跑运输。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华侨回国支援抗日。
《福建省志—华侨志》也记载了当时的情形:为了打破日军对我国沿海口岸的封锁,1939年建成了滇缅公路。当时国内缺少汽车驾驶员和修车工人,“南侨总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号召华侨中的汽车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数月间,回国者达3193人,福建籍有800多人,其中就包括林金烈。
但因各地战火纷飞,林金烈滞留在了广西。1943年,经人介绍,林金烈认识了同样逃难到广西的李秀英。结婚后,两人相依为命。丈夫在外运货赚钱养家,李秀英就当起全职的家庭妇女,勤勤恳恳地操持家事。
1944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大女儿出生了,因为在广西与四川交界出生,取名叫桂川。
落户泉州57年未改乡音
丈夫病逝,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清苦宁静
今年69岁的大女儿林桂川对儿时的记忆很少了,只记得从南京到南平,“父亲在哪,家就在哪,只有最后落户泉州才稳定下来”。
李秀英一家,是较早搬进汽车总站宿舍的一批。现在和李阿婆年纪相仿的老人家,很多都相继过世了。在那住了几十年,60多岁的黄阿婆的父母也是汽车总站的员工。她曾听长辈们说过,林金烈是个沉稳踏实的人,“这里有位说着南京话的百岁老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党从重庆迁都南京。随后一年,李秀英一家也跟着回到南京。10年过去了,当李秀英再回到南京时,老家房屋破败,家里空无一人,只有身边的丈夫和孩子。又时值国共交战,物资稀缺,南京的物价直线飙升,李秀英一家无法生活。
1948年,李秀英举家迁回了福建。回到福建后,得知父母已从莆田迁到了南平,林金烈一家也到了南平。丈夫当起了司机,但因为生活贫困,李秀英送走二儿子,留下了老林和桂川在身边。8年后,泉州汽车总站需要司机,林金烈从南平调派到了泉州,开起客车。李秀英一家人也就跟着留在了泉州。
1975年,61岁的林金烈病逝。大女儿林桂川也出嫁了,就留下老林和母亲相依为命。他俩住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是社区的低保户,靠东鲁社区每个月300元和过年过节的一些补助生活。虽然清贫,但儿子照顾有加,“别人家是四五个子女在照顾老人有时都忙不过来,而林文镇一个人全包了老母亲的衣食起居,如此真心,实在难得。”东鲁社区计生协会的吴阿姨也常去探望老人。
乡音无改鬓毛衰,来泉州57年了,李阿婆依旧说着一口南京腔,不愿学闽南语。儿子用手机给母亲看南京的照片,老人拿着手机开心地说:“南京是首都,很漂亮哦,还有夫子庙,可热闹了,欢迎你来我们南京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