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南安燕山黄氏家庙升级省文保单位 号称“百柱庙”

qz.fjsen.com 2013-12-09 08:17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丰州“百柱庙” 昨挂牌省级“文保”

南安丰州燕山黄氏家庙始建于明代,庙内有102根立柱,寓意家族人丁兴旺,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独特元宵灯会

丰州燕山黄氏家庙里有一百○二根柱子,俗称“百柱庙”。

礼乐声声,宾客云集。昨日,省文物保护单位燕山黄氏家庙揭牌仪式暨燕山始祖忠勇公767周年诞辰庆典,在南安丰州燕山黄氏家庙举行。

今年2月,第八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燕山黄氏家庙名列其中。昨日适逢燕山始祖忠勇公767周年诞辰,在一场隆重的仿古祭祖仪式后,燕山黄氏家庙正式揭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丰州燕山黄氏家庙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这座家庙有102根立柱,这是泉州建筑中极为罕见的,令人叹为观止。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文/图

700多年古庙 有102根大柱子

车子驶入南安丰州燕山路,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温暖、舒适。丰州燕山黄氏家庙始建于明代,已有700多年历史。庙宇坐西向东,三进十间张结构,庙面宽15米,门庭开三门,保持明代建筑风格,为南安名祠之一。

走近庙宇,只见正门匾额镌刻“黄氏家庙”四字,那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墨宝。侧门拱柱上有对联——燕北山川钟间气,闽南德泽有遗思。宽敞的天井种植有常青柏和桂树,虽是冬日却依然绿意盎然。

让人吃惊的是,在黄氏家庙的殿堂上,竟有102根大柱。家庙大殿的右壁上,有一方明代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黄河清撰写的“黄氏始祖祠堂碑记”,碑中记载这座家庙“楹以百计、椽以千计”。泉州民间因此将此庙称为“百柱庙”。泉州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说,这应该是泉州建筑中柱子最多的一座庙宇。

据介绍,民间喜欢用“柱”来代表一个家族的分支,燕山黄氏家庙就是用大量的柱子来表示这个家族人丁兴旺。

庙内墙上的“黄氏始祖祠堂碑记”

独特元宵灯会 年年“乞七星灯”

黄氏家庙正厅的神龛供奉着始祖忠勇公的神像,以及始祖公妈和二世十位舍公神主。

黄真真介绍,燕山黄氏始祖忠勇公答剌真,系元世祖至元庚辰科进士,自燕山(今北京)入泉,累官南安达鲁花赤,以进士升福、广、浙司令,被授命为总宪兵。在泉州当官时,由于他尊礼法、以德惠民,民众对他依依不舍。后来,他入籍南安,复故氏黄,以“燕山”志其源。答剌真故去后葬于丰州狮子麓。

自黄氏始祖入泉以来,距今已有700多年,燕山黄氏历代才人辈出,在明清时期就出过明南京通政司右通政黄河清、明户部侍郎黄养蒙,明刑部侍郎黄澄,清内阁中书黄大玄,清南澳总兵左都督黄龙等贤达。

燕山黄氏还有个独特的习俗,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黄氏子孙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在庙里花灯下“钻灯脚”,祈福许愿,然后“讨花枝”、“乞七星灯”等。这个灯会习俗自明起世代沿袭,虽在“文革”期间曾中断,但“文革”结束后恢复,且年年举办,成为闽南地区少有的元宵灯会活动习俗。

相关报道>>>

南安燕山黄氏家庙升级省文保单位 号称“百柱庙”

本报讯 (记者 黄雅珊)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南安丰州燕山黄氏家庙,今年1月份升级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令人称奇的是,家庙内有102根柱,比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百柱殿)还多16根。昨日,在燕山黄氏始祖忠勇公诞辰767周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典仪式在丰州举行。

建于明代的丰州燕山黄氏家庙是南安名祠之一,家庙的结构为三进十间张,建筑面积达710平方米。走进黄氏家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门匾额上的“黄氏家庙”四字,据悉,这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墨宝。庙里各种精美的浮雕、影雕、彩绘让人眼前一亮。值得一提的是,家庙柱子众多,细数发现多达102根,因此,燕山黄氏家庙又被称为“百柱庙”。在燕山黄氏家庙的周围还有许多黄氏的祖祠建筑群,他们如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家庙。

今年1月份,燕山黄氏家庙正式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名黄氏子孙来丰州参加了昨日举行的正式揭牌仪式,清朝时期移居广西贵港市的宗亲也特地回来认祖归宗。

据了解,丰州燕山黄氏的开基祖忠勇公答刺真为元朝进士,在泉州当官时“尊立法,德惠于民”,深受士民爱戴,后来便“以官为家,入籍南安,复故氏黄”。忠勇公生有10个儿子,除了长子和次子回归燕山(现北京)原籍外,其余8子均留在南安。经过几百年的岁月,如今海内外的丰州燕山黄氏宗亲共有20多万人,在商界、政界、文化界等领域名人辈出。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