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发现5处沉船疑点
抗战时期 日货船或被炸沉惠安海域
在净峰镇,一块在海边的摩崖石刻吸引了调查队。(张红兴 摄) 图片来源:泉州晚报
沉睡海底800多年后,珍贵的宋代青釉刻划纹碗被渔民捞到
一只珍贵的宋代青釉刻划纹碗,在历经800多年海底沧桑后,浮出水面;
一块鲤鱼岛灵惠庙山坡上的石碑,刻着鲜红的“义冢”两字,落款竟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
一方清代康熙戊子年留下的摩崖石刻,留下昔日惠安净峰两个村子划分海界的生动故事;
一艘日本货船“广东丸”,疑抗战时期被炸沉海底,附近曾浮起一块块橡胶;
……
近日,2013年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这些只是泉州水下考古调查队的几个最新发现。丰富的水下遗存,再次为我们揭秘泉州历史上的那些事。
令人期待的是,本年度第二阶段的调查即将启动。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介绍,调查队将完成泉州沿海最后一个片区——泉港的野外调查工作。
□早报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蔚蓝 文\图
【沉船疑点】
日本货船“广东丸”
抗战时期被炸沉乌丘屿?
第一阶段调查分为前、后两段进行,分别为2013年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上旬,以及11月6日至12月7日,野外调查共历时58天,走访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惠安县沿海10镇1乡的78个行政村,野外调查行进路线长达近200公里。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队走访了渔民、船长、村干部、海警等长期与海打交道的各界人士达400多人。除了沉船线索,古代港口、码头、航标、古代航海针路簿等与海相关的内容,均被列入调查范围。
一番艰苦过后,调查队在惠安境内沿海发现了5个沉船疑点。“有2处近代沉船疑点,3处古代沉船疑点,年代最早的是宋代。”张红兴回忆,根据一份早期海图提供的线索,乌丘屿一带有一艘“1931年沉船”,且根据多位当地渔民讲述,乌丘屿附近海域疑有另一日本货船“广东丸”在抗战时期被炸沉于此。
“渔民称‘广东丸’是被飞机炸沉的,沉船附近曾经有多块橡胶浮起,说明这可能是艘货船。”在水下考古过程中,张红兴曾经潜入沉船,他清楚地看到很多鱼类将沉船作为庇护所。由于鱼类众多,渔民常集中于此打鱼,渔网容易被勾住。
【出水文物】
名窑龙泉窑烧制
宋代青釉刻纹碗出水
它们,都在时间流逝中,沉淀在茫茫海底。
800多年来,一只由宋代青釉刻划纹碗,安静地躺在惠安境内的某片海底深处。有一天,村里渔民下海,捕捞起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一只卡在渔网底部、毫不起眼的瓷碗。渔民不知它的身份,看到它和市面上的陶瓷不同,于是就收藏起来了。调查队的到来,使它的身份大白天下,原来它竟是由中国名窑龙泉窑烧制出来的。
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海上战火纷飞。历史飞驰而过,在泉州海域留下众多遗存。蓝蓝惠安海域,被打捞出水的还有清代德化窑青花花卉纹碗、明代米黄釉盘、元代青白釉碗、宋韩瓶、明代人物纹青花大碗……
如果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些瓷器可不简单:德化窑生产的清代青花花卉折腰碗,在碗的腰部展示了窑口精湛的技艺;明代青花大碗,碗身不仅有人物划船的精美图案,而且还刻有宋词《赤壁赋》,日常生活用品都如此精美,古人趣味高雅可见一斑。
当然,与航海有关的针路簿也是不可忽略的。此次调查发现了6本针路簿,虽然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但别小看它们,这些针路簿可是木船导航必备“利器”。
海边发现的清代划分海界的摩崖石刻
【摩崖碑刻】
清康熙摩崖石刻 划分两渔村海界
山崖石壁上的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跋山涉水,调查队在惠安净峰的海边欣喜地发现一方独特的摩崖石刻。
都说每一方摩崖石刻都有个故事,净峰海边的这方也不例外。与多数摩崖石刻紧挨深山不同,这方石刻与海水日夜为伴。走近了,石刻上的字清晰依旧:“清康熙戊子年蒙本县主老爷钱明断黄南海荡着令东莲曾吴林等勒石……”
从字面推测可知,清代康熙戊子年(1708年),县主钱老爷划断黄南滩涂给“东莲曾吴林等”并让他们敲石刻字。“渔民介绍,这是当时两个村子划分海边滩涂的实证。”张红兴说,当时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海上捕鱼或是在海边滩涂里种植、采集各种贝类,而滩涂不像田地那样容易划分界线,因此为了获取资源,村与村之间渔民发生“海荡”争执是很常见的。为了避免发生争执,最终在海边摩崖上刻字,颇有“勒石界址,永远遵守”的意味,因此这方摩崖石刻也成为划分海荡区域的界址。
惠安鲤鱼岛上的义冢碑,落款戚继光。
鲤鱼岛一处“义冢” 戚继光落款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闻名遐迩,如今在惠安鲤鱼岛灵惠庙东侧的山坡上,疑似留有这位著名将领的遗迹。
原来灵惠庙山坡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大书“义冢”二字,落款竟是戚继光。据介绍,传说灵惠庙内供奉的灵安王,生前在闽南海域御寇时,看见有牺牲的将士飘尸海上,灵安王见此于心不安,于是把将士的尸体合葬山坡上,后来戚继光到此特地题碑纪念。
当地村民介绍,上世纪50年代,“义冢”碑旁还能看见数十个装着骨骸的陶罐,后来因为垦荒修路而散葬各处。
惠安东桥的镇风塔,是渔民出海的航标。
【航标】
天然巨石成航标 “风水塔”能指路
航标对行船之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与传统的灯塔不同,辋川镇辋川村莲花山上的一块天然巨石,是船只进入辋川港的天然航标。
由于山巅很像笔锋,因此莲花山又被称为“小文笔峰”。相传莲花山的石缝中生长着一颗石莲,石莲保佑辋川兴旺发达,后来石莲枯萎,辋川城也随之萧条没落。
在惠安东桥镇香山村,也有一座航标。这是一座形制为四棱台的石塔,当地人称“镇风塔”,上有一石制旗模型。据介绍,镇风塔始建于香山建村时的100多年前,本意是镇本村风水,以求平安。后来村民在塔顶上安装石制旗,作为航标使用。可惜该塔如今已失去航标的作用。
■相关链接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相关报道>>>
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再传新消息 首次发现海界界碑
本报讯 (记者黄雅珊 通讯员 蔚然)昨日,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再传新消息,首次发现了一块关于海界的摩崖石刻。
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队副队长张红兴介绍,今年泉州沿海水下文化遗存普查陆地调查行进路线长达近200公里。调查队在惠安县净峰镇发现一块海界界碑。这块在海边的摩崖石刻,上面刻着“康熙戊子年蒙本县主老爷钱明断黄南海荡着令东莲曾吴林等勒石界址永远遵守。”张红兴认为,这块清朝的石刻说明渔民与海密切联系,当时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海上捕鱼或是在海边滩涂里种植、采集各种贝类,而滩涂不像田地那样容易划分界线,因此为了获取资源,村与村之间渔民发生“海荡”争执是很常见的。为了避免发生争执,最终在海边摩崖上刻字,颇有“勒石界址,永远遵守”的意味,因此这方摩崖石刻也成为划分海荡区域的界址。
在惠安鲤鱼岛灵惠庙东侧山坡之上,调查队发现了一块刻有“义塚”两字的石碑,落款为戚继光。传说灵安王(灵惠庙供奉的主人)生前在闽海御寇时,牺牲的义勇将士漂尸海上,乃集之合葬于此,而后戚继光在此题碑纪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此地尚见装盛骨骸的陶罐数枚,后因垦荒造田而散葬各处。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队又发现疑似早至宋代的沉船疑点3处。“判断的依据是因为沉船疑点所在海域集中出水了较多古代陶瓷器物,特别是同时出现了较多的相同年代、同形、同款的器物。”张红兴说,也有渔民表示,在作业时渔网有时会从海里提出陈旧、腐朽木板(古船体构件),同时伴有古代生活、生产用品出水,这样的位置存在古代沉船机会较大。不过,考古人员没有下水,所以只能说是疑点。在这几处疑点,出水了不少瓦片、砖头和陶瓷器等建筑构件。他认为,这些建筑构件属于船货,如果水里有沉船,则可断定为货船。
此外,调查队还发现了两处近代铁船沉船疑点:在惠安海域有一艘上世纪30年代的名为“广东丸”的日本货船,在“福州—厦门”的海图上,也标注着在乌丘屿附近有一艘上世纪30年代的铁船沉船。
来源: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