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 不再是梦
德化住房保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德化县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旧村复垦城东安置区(城东保障房)建设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抓紧施工。
位于德化城东新区城东保障房二期项目桩基施工全面展开、三班镇的紫云小区限价房项目快速推进、中昱陶瓷公司公租房已基本建成……连日来,德化气温愈见走低,住房保障项目工地却一派忙碌。
近年来,德化县在“住有所居”这副民生棋盘上频频落子,按照“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思路,多管齐下,探索创新,在工业区配套建设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成本房,在大城关周边统一建设造福工程、裕民小区,建立起适应德化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真正让进城农民“可以换、买得起、放心住”,保障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多管齐下
住房体系基本完善
搬新家、住新房,意味着新生活的起点。
在三班祥云小区一套三房一厅110平方的限价商品房里,从美湖乡洋田村进城务工的许敏树夫妇正忙着整理刚搬进来的新房。“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许敏树说,他们一家已进城务工多年,之前一直是租房子住,现在买了房,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一家人就在附近的工厂里上班,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
陶瓷业是德化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适应产业园区化,当地陶瓷企业陆续向城关聚集。目前,全县1400多家陶瓷企业中,有90%集中在城关,随着产业集聚,近年来,10万德化农民告别祖祖辈辈相依为命的土地,向县城汇聚,对他们来说,要在城区购房,就要靠相当长时间的积蓄。因此,解决进城农民住房问题就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最为关键的问题。
为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和解决陶瓷产业缺工问题,让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买得起房、住得下来”,德化县将住房保障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探索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构建起以限价商品房、廉租住房、造福工程、移民小区、幸福小区等为内容的梯度化、多形式、全覆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采取租、售、补等方式,逐层帮助解决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让每个住房困难家庭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障政策。
据统计,德化已建和在建造福工程、裕民小区和配套建设的各类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等,总数达到了16000多套,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建好分好
住得安心又舒心
“这里环境比较好,交通便利,原本我父亲建的那房子很偏僻,交通不便,运输东西都要用肩膀挑过去,在这里就不用了。”谈起生活的前后变化,大坂新村住户陈志克笑得合不拢嘴。
从古到今,安居都是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情结。龙浔大坂新村是省级重点扶持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这里集中安置了大坂村120多户多地质灾害户、偏僻户,新村2010年动工建设,去年建成,目前已经入住近80%,一走进这里,整齐的楼房、宽阔的水泥路面,相比之前老家的破旧瓦房,泥泞的黄土路,住户们是满心的欢喜、满脸的幸福。
从1994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以来,德化就大力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项目,把山区农户重点向城郊、乡镇所在地以及中心村集中,先后实施了美湖阳馨新村、三班幸福家园、汤头丘埕小区、浔中龙旺小区、国宝聚兴新村、上涌下涌新村、龙浔大坂新村、水口涌口新村和昆坂新村等“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900多万元,使5500多户2万多人告别了穷山恶水,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变,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了让保障房的分配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德化县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建立了“初审、二审、复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抽签或摇号、公开配租、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
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起、住得好。德化县住房保障项目不仅在选址上认真规划,使搬迁后的新址能够符合搬迁人员的住房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建成群众满意的安居工程,还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要求设计、高质量施工,把新建小区建成居住舒适、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居民新区。
探索创新
构建住房保障新模式
2013年底,《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林业经营模式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意见规定,“对村组将商品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三权)有偿转让到县办林场的,给予进城农民工限价房购买指标的扶持政策”。据介绍,通过林权有偿转让换得进城农民工限价房购买指标,在我省尚属首例,这是德化着力打造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样板的又一创新举措。
截至目前,县林业实业公司、竹木投资公司、县石龙溪采育场已分别在桂阳乡洪田村、水口镇湖坂村、龙门滩硕儒村开展了森林资源有偿转让模式的试点工作,试点面积共15000亩,经测算,大约可换购进城农民工限价房约130套。目前,三个县办公司林场已组织技术人员完成了对三个流转试点的资源调查摸底和初步评估工作,并和相关试点村完成流转协议条款的洽谈,正拟将流转协议提交村民(股东或联户)代表讨论通过。
随着德化县“大城关”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城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城乡差别的扩大,居住在高、边、远山区的农民要求“造福搬迁”的人越来越多。2013年11月,德化县出台《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在浔中镇城东后所、三班镇蔡径、盖德镇盖德村下洋北部和宝美工业项目区(二期)建设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约7500套75万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约634亩。日前,德化已正式出台《德化县首批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住房供应实施方案》,对首批安居工程住房——城东保障性住房二期150套开放申购。
为鼓励企业利用部分自用土地申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德化还出台了《德化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德化县企业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规定,企业投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比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府对企业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房项目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目前已批准企业公租房1364套,政府补助金额490多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农民进城或异地转移所产生的工作、生活等诸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德化县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一套搬迁农民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等相关的公共服务上出台政策,努力为搬迁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进城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在十八大报告中,“保障房建设”首次被写入。作为做强城关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试点县,德化县将加快住房保障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这项“民心工程”,让“住有所居”这个梦想,逐渐成为每个人触摸得到的现实。
(陈志明 张巧玲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