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唱响传承“同一首歌” 传承新人的“北管梦”

qz.fjsen.com 2014-01-14 15:53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泉州北管唱响传承“同一首歌”

古厝传来北管音。

东南网1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庄子瑜 肖咸强 文/图)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民间丝竹音乐,与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

经过多年的抢救发掘,“泉州北管”在民间得以发展,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泉港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值得令人高兴的是,今天,泉州北管传承已深入人心,不管是老艺人,还是年轻人,都在唱响保护传承的“同一首歌”。

一生只唱这一曲

庄龙宗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和北管这门“非遗”艺术一起历经鼎盛到衰落又复兴的那段历史。如今年事已高的他虽无法再吟唱北管曲,但依然不忘他的“北管梦”:让更多的人来传唱北管。

在泉港锦祥社区一间普通的民宅里,我们见到北管传承人庄龙宗老先生。87岁高龄的庄老先生如今虽然咬字含糊不清,但只要一聊起北管,老先生就显得神采奕奕。“这是对我父亲唱了一辈子北管曲的最大肯定。”谈起父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二儿子庄景芳尤为自豪。

20世纪30年代,正是北管在泉港传播的鼎盛时期,无论婚丧嫁娶、宗教节庆,泉港各村无不使用北管音乐,那时的辉煌场景令庄龙宗记忆犹新。正是那段经历,让年仅10岁的他迷上了北管,并成为终生的职业。

青年时期的庄龙宗已经是当地农村艺术舞台的名流,他曾在歌剧《牛郎织女》《赤叶河》中担任主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忆苦思甜的年代,庄龙宗用他表演征服了观众,以至于让观众经常将他与角色混淆在一起。“小时候因为父亲主演的角色,我们几个子女没少挨村里同龄人的追打。”庄景芳笑着说,他父亲塑造的杨立贝(旧社会被压迫农民形象)在彼时的闽南一带,算得上家喻户晓。

“文革”时,北管一度被认为“黑曲”而被打压,许多传抄的谱册被烧毁了,演出乐器也被收缴了。庄龙宗也因为从事北管表演的缘故,被打成“右派”,家人也受到牵连……

改革开放后,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下,庄龙宗等一批老艺人逐步组织开展抢救整编北管音乐,并取得一定成功。在他的带领下,泉港山腰文化站首先组织文艺界发掘抢救北管,那段日子,庄龙宗和老艺人们凭着记忆整写曲谱,整理编印北管曲谱共四册85首。

1981年7月举办的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是庄龙宗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他当时代表泉州市参演。“大家都是怀着对北管的挚爱去参加那次演出的。”庄龙宗回忆道,当年乐队以业余的老艺人居多,平时还要忙自身的生计,为了能让北管“一炮打响”,他们特意放下工作,进行两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最终获得第一名的佳绩。“演唱会上,众多的古乐研究专家、教授被我唱的音乐所吸引,纷纷找我交谈、合影。”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庄龙宗深深觉得这辈子能唱北管是件特自豪的事。

慢慢地,庄龙宗也唱不动了,但是对北管的热爱一直未改。作为北管音乐界的“泰斗”,同行后辈经常会上门请教,各路的北管民间艺人都希望能得到他指点,他也不吝赐教。庄龙宗住的小区广场上,经常会聚集一些北管乐队在练习、演奏,邀请他下楼指教,老先生也总会把毕生的经验“倾囊相授”。“他不再唱了,但他还会听、会教,只要他还在,就是北管一笔宝贵的财富。”山腰街道文化站原站长庄玉宗如是说。

非遗传承的“同一首歌”

“老艺人总会有不唱的一天,把这些演唱的‘活化石’保存下来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见到泉港文化馆馆长黄嘉辉的时候,他正忙着把编写的《泉州北管演唱教程》整理送到厦门大学出版社排版。黄嘉辉说,抢救北管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谱传下去,就会失去北管演唱中特有的味道。他现在做的,就是总结北管代表传承人的演奏、演唱风格特色,并寻找编写出一套规范的传承方法。

二十多年来,黄嘉辉深入泉港的每个村落,对尚存在民间的各类北管乐队进行调查、记录和整理,至今已整理出10多万字文稿,创作出多首北管曲作品;同时,他多方筹资,指导创办泉港区北管剧团。

其实,在泉港,有更多和黄嘉辉一样的人在从事着北管的研究保护工作。为了抢救北管传统腔韵,山腰北管乐团、圭峰北管乐社和郭厝北管乐社先后录制《泉港北管传统曲牌》腔韵资料光盘4张,共收录北管曲谱100多首;在挖掘整编的基础上,林国春、刘宗训等一批音乐工作者,对北管传统曲牌进行改编,先后创新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表演形式;山腰风声芗剧团团长庄清凤独资试验创建北管戏剧团,现已在泉州各地演出300多场;泉港区委宣传部、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分别在庄重文实验小学和南埔、后龙、峰尾、山腰中心小学设立了5个北管培训基地,学员160多人。

“政府牵头、民间自发,院地联姻、学研结合”,在泉港北管的传承保护方面,泉港区政府文化部门、北管音乐研究人员、北管艺术团体及民间艺人纷纷做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只为能唱响北管“同一首歌”。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泉港区成立了北管研究中心、北管协会、半专业北管乐团,组织人员编写教材曲谱,建设北管网站,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并积极开展北管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使北管的保护、继承、弘扬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009年4月,海峡传统文化·北管交流研讨会,分别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泉港区山腰街道、峰尾镇举办交流研讨和专场考察演出。之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与泉港区政府签订联合开发研究北管协议,确定特招北管方向研究生,在泉港区设立北管学术与实践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也在泉港区设立了基地。2010年3月,泉港区委、区政府将北管传承与保护基地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在泉州艺校开办了首届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职大专班。“北管是所有泉港人都会引以为豪的非遗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北管这门艺术传承发展下去。政府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在泉州艺校开办了北管大专班,对所有热爱北管音乐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泉港区文化馆馆长黄嘉辉说。

传承新人的“北管梦”

今年已经是北管大专班四年级的学生陈勇勇,是第一届北管大专班学生。四年前,才15岁的他还是一个哼着流行歌曲,将北管说成是一种只会出现在哀悼会上的“哀乐”的懵懂少年。然而,通过在泉州艺校四年的专业学习,他对北管这门古老而特殊的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北管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有点生活调味剂的意思。”陈勇勇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陈勇勇说,他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段时间练习北管。他认为从事北管专业学习,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了。奶奶也成了陈勇勇的忠实“粉丝”,每次勇勇回家,她都要听上几首北管曲。

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陈勇勇找到更多喜欢音乐的人。“身边的人都是学音乐的,音乐的世界是可以相通的,平时大家一起唱流行音乐,也会一起研究北管。”陈勇勇说,他们现在会经常和北管老艺人探讨北管演奏特色、演唱技巧,也会尝试创新北管表演形式。

“过去北管的传承模式是师带徒,而且不太系统。开设北管专业大专班,虽然教材、师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我们利用共享区内的人才、教学设备资源,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北管人才,对北管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起很好作用。”北管大专班班主任许准说,这些学生除了音乐专业的理论学习,学校还和泉港区北管老艺人合作,通过外聘的方式,北管传承人林朱法、庄炳文等人纷纷走进课堂,手把手地教学生各种北管技巧。虽然他们使用的教案、教材基本都是自己编写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但却打破了以往师带徒的北管传统教学方式。

现在,陈勇勇和13名同学除了文化课外,每周还要上民乐选修课、唱腔课、声乐课、视唱课,以及北管打击乐、北管器乐等众多基本科目,课程虽然紧张,但是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新的收获。

“北管是一门非常全面的学科,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只剩一年时间,更要争分夺秒地去学习北管唱腔、北管器乐演奏。”陈勇勇说,北管的学习不仅要有理论基础,更需要更多的实践演出。四年来,在专业老师和区内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他的北管唱腔、表演等功底都有了明显提高,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陈勇勇对北管这门艺术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并对自己能系统学习北管这门独特的文化艺术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我将用全部精力去弘扬和保护北管这一非遗文化,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刚满19岁的陈勇勇讲出的这番话虽然还显得有些稚嫩,但却体现了这些新生代北管传承人的决心。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