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标志确定 古船浪花寓意美好
相关报道>>> 一个标识 一座城 ——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品牌标识诞生记 一个标识,一座城市。 她是静的。飞扬的燕尾脊下,三片刺桐花瓣迎风舒展,花开正艳。 她更是动的。一晃眼,就成了昂首的古船,在沸腾千年的浪花簇拥中,扬帆海上丝绸之路。再一晃眼,浪花又成了祥云,擎起祝福。 她是简单的。三色四笔,写意风流。 她更是深邃的。三色,汇聚惠女服装的经典色,也融入红砖之艳,海洋之蓝,是泉州的正色。四笔,合成一个动作——三国共同推起一艘东亚文化之舟。 在动与静、简与丰的辩证中,泉州的文都标识,活了! 1月29日,经文化部审定,“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品牌标识(左图)正式出炉。标识融合泉州最生动、最个性的文化元素,获得了包括文化部在内的各界高度评价。日前,记者分头采访文都标识征集、主创、评选的相关人员,一探标识诞生的来龙去脉、台前幕后。 □本报记者 郑意凡 游怡冰 郭雅莹 王蕾 谢曦 应者如潮 谁才是“最泉州”? 难! 一个出色的logo,要满足形式美感、辨识度、准确性、信息量等多重要求。 而泉州号称“藏宝之城”,文化元素灿如星海。要删繁就简,提炼和勾勒出最吸睛的“印象泉州”,其难度可想而知。 去年11月,“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品牌标识(LOGO)方案征集正式启动。这是一场面向海内外的高规格“选秀”:要求作品应本着“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精神,突出“共生·和谐·创新”的共识,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内涵特别是泉州文化的特色和精髓,简洁、醒目,具有高水平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并具备国际化、时代感和包容性。 “榜文”一出,应者如潮!短短10天,“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建发委”)便收到94件作品。应征者不仅来自泉州本土和邻近的厦门、漳州,还有来自上海、江苏、广东,既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人士。他们的年龄跨度也很大,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少年儿童,最小的参赛者是一位8岁的小学生。 |
- 2014-02-05“文都”启动 多个大型活动的场地布设施工正酣
- 2014-02-03文都开幕晚会现代古典相融 首次引入3D视听技术
- 2014-02-01"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开幕 中日韩艺术家再聚首
- 2014-01-31“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标志正式出炉
- 2014-01-27元宵灯会新添日韩风情 600盏花灯正月十三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