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用改革赢得未来 ——写在泉州千企大会召开之际

qz.fjsen.com 2014-02-08 11:44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用改革赢得未来

——写在泉州“二次创业·拓展民综改革”千企大会召开之际

改革和开放的基因,在泉州的血液里涌动了上千年。从宋元时期中国眺望世界的窗口,到30多年前“自费改革的民办特区”,作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泉州人从未停止改革步伐。

2013年,泉州改革发展气息格外浓郁。从机关到企业,改革呼声阵阵,从县域到乡村,举措落地有声。这一年,泉州GDP突破5000亿元,摘得全省十五连冠,财政总收入超过600亿元。

“泉州是福建的‘东部’,今后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问题在哪,差距在哪,风险在哪,要早作准备。”省委书记尤权,对泉州发展寄予厚望。

“泉州要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乐园,推动民营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新跨越。”省长苏树林,对泉州发展提出要求。

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三大战略,赢得人心,形成共识。泉州,正从改革先锋长成改革尖兵,从经济大市迈向经济强市,从速度泉州跨入幸福泉州,不断丰富改革图谱,为城市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本报记者 郑意凡 林绿波

发展有共识

直面忧患 志在长远

走过黄金三十年,泉州正处在转变提升的重要关口。去年开春,一场“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燎原全市,问路发展。

围绕六个主要议题、25个市级重点研讨专题,各地各部门分子裂变般提出自我设问,加压课题任务。从沿海的晋江、石狮、惠安,到山区的永春、安溪,“智造名城”、“东方米兰”、“大师经济”、“香产业”、“高速经济”等新定位、新支柱,书写充满希望的变局。把麦克风递给群众,大讨论收获1000多条好建议。

七月,全市各级各部门共聚一堂,推动大讨论成果转化,凝聚改革共识。市委发出加快创新转型推动长远发展的战略决定,提出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1+X”政策体系首发6份文件,分别锁定重大项目工作、重点产业产业链、环湾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和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触及改革重点领域的“硬骨头”。

改革有底气

政策叠加 活力迸发

2013年也是泉州获得政策利好最多的一年。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和省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带来丰厚的政策红利,撼动着泉州的经济气候。

围绕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67个金改项目全面铺开。其中,独具开创性的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打破资本市场藩篱,为小微企业打开一扇融资新窗口,去年7月运营以来,挂牌企业已突破300家。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等相继运行。菲律宾首都银行入驻,结束福建十年无新外资银行进驻的历史。建行“助保贷”、招商银行“信用贷”、泉州银行“无间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一年间,泉州新设银行机构37家、升格2家,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143家、准金融机构42家。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0亿元,增长24%。一年间,泉州新增9家上市企业,泉企资本脚步迈向香港、台湾地区和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书写新的泉州故事。

与“金改”相互呼应,省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渐入佳境。放眼全市,县域特色改革风起云涌:石狮全域城市化,德化新型城镇化,晋江、丰泽的现代服务业,鲤城“科技金融”,洛江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泉港石化基地循环发展,南安科技创新型城市,安溪茶业经营体制,永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惠安石雕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区企业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台商投资区招商引资机制创新等,

竞相打开改革之门。泉州还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这一年,民营资本投资多家医院,参与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近22万平方米。工商登记制度在全省率先破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麦肯锡领导力中心、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等高端平台先后入驻,企业转型升级增添砝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增长23%。

民营经济逆势飞扬的背后,党委政府正保驾护航。去年,泉州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重大项目协调调度会,每季度召开片区企业调研座谈会。全年召开市、县两级企业调研座谈会近百场,解决1000多个实际问题。“万家企业手拉手”等专项行动,让180家龙头企业与1268家中小企业牵手合作,对接产能450多亿元。还有无纸化通关、结构性减税、项目审批流程再造……这些呵护备至的“月嫂式”服务,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泉州。第三届全省民企对接会对接项目81个,新增泉商回归项目125个。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近4300亿元,增长12.8%,比GDP增幅高1.3个百分点。

创新有突破

业态新变 产业成链

2013年泉州经济热词榜上,“商业模式创新”尤为夺目,传统与现代结合、线上与线下并举,上下延伸、左右拓展,所到之处,都掀起业态革命的飓风。

“总交易额超1000亿元,增长60%!”两大数字,有力证明了去年泉州的“电商凶猛”。这一年,泉州跻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率先在全省出台推进电商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年规划,市财政每年拨1000万元扶持,开展近百场“电子商务在行动”活动。企业抱团扩张“线上版图”,石狮休闲男装馆、晋江运动鞋服馆登陆淘宝,德化陶瓷馆、安溪茶叶馆蓄势待发。菜鸟智能物流东南核心节点、中兴外贸电商平台、民生电商等大项目先后签约。全市建成电商集聚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千家。

另一方面,挥舞着“全产业链模式”,泉企将“赢者通吃”阐释得淋漓尽致。水暖卫浴行业最为典型。这个从水龙头起家的行业,早已跳出小小的卫生间市场,向厨卫一体化,工程整体开发装饰一体化等进军。跨界营销也硕果累累。

城市新机遇

文都生辉 海丝扬帆

去年8月底,北京。“东亚文化之都”终评会上,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承诺:“海内外3000万泉州人将合力把东亚文化的交流、合作、传承、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最终,泉州在名城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戴上桂冠的同时,新的使命降落肩头。

蓝图已经展开:围绕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泉州将开启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古港转型升级行动和新区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推动全域文化资源联动提升,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向世界展示泉州“文化之都”的动人风采。同时,在全球聚光灯下,让“文化之都”成为城市改革与发展的超级秀场,全面提升的重要抓手。

另一面崭新的政策风帆在大海上升起。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作为古代“海丝”起点城市,泉州正积极向国家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改革创新赢得未来

推进二次创业

拓展民综改革

改革从无坦途,泉州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的改革气魄,功成于化危为机的改革智慧。

镜头回放,历次千企盛会,无不传递改革讯号。2008年至2011年,泉州分别以迎抗危机、强化服务、推动上市、自主创新为主题,演绎政企携手的美妙交响。2012年,首次以“二次创业”为序,开启企业转型、政府转变的联动乐章,打造民营经济的崭新乐园。2013年,以集群眼光聚焦产业,发展视野再度豁然开朗。

今天,在“二次创业”的第三个春天,以发展与改革的名义,千名企业家第七次共聚一堂。新的政策礼包已经打开,三份文件分别锁定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从优化政务环境,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健康产业、服务业新兴业态、海洋产业、军工领域、现代农业、公共服务领域,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发展,强化金融、土地、人才、用工等要素保障,实施阳光收费等,给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干货”。新的一年,高举着“拓展民综改革”的新旗帜,泉州,仍将用改革赢得未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