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第51个“学雷锋日” 泉州年代访谈:雷锋在哪?

qz.fjsen.com 2014-03-06 10:00  徐锡思 洪燕茹 谢明飞 华健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柳加明

无私奉献是家训 柳加明生于1957年

19世纪60年代初,是“学雷锋好榜样”的启幕阶段。年过半百的柳加明,是泉港的一位企业家。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及愚公移山精神的热潮。他觉得,那是对他们的一种熏陶,人们做事很有干劲,从不会偷懒。邻里、同学之间都会悄悄地互相帮助,希望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

让我们找他做19世纪60年代代表的一个原因,是他3年投资4000万“变隐患采石坑为生态公园”项目,最近完成了一期改造。他表示,这个公园建成后,将无偿捐赠给社会。其实,在此之前,柳加明已先后捐资约600万元用于修筑家乡环村水泥路、架设路灯、建设村文化中心、修学校等公益事业。

柳加明说,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有一定能力,就要回报社会,多做一些善事。有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雷锋精神早已过时,但他认为,雷锋精神其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怎么会过时?

雷锋所提倡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比如无私奉献,比如为人民服务,这也成了他家的家训。这次,他之所以花重金捐建公园回馈家乡,为的也是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做好事,回报社会。

一份难辞的责任 黄小清生于1990年

去年3月份,大学毕业的90后黄小清,成了一名青年志愿者。不过,她是主动寻找组织的:因为想要在业余时间帮助别人,做点好人好事,她就到网上去找,发现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然后找到了论坛,接着找到了QQ群,报名之后还参加了培训。

现在,黄小清是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康复项目负责人。每周的星期一、星期四,她都会跟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固定服务的聋哑学校,帮助20多个住校的先天性听障儿童,引导他们说话、辨别颜色、准确发音;这些孩子,要么是缺少关爱,要么是沟通有问题,碰到她这样的“专业人士”之后,很快就黏上了,特别愿意跟她亲近。

“以前在学校也学雷锋,但是印象都不深,好像是去敬老院帮忙打扫卫生。”黄小清说,做了一年多来,越来越感觉这是一份责任。有一件事情让她特别感动:出差几星期之后,重回孩子身边,“他们高兴得不得了,抱着我,不让我走!”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