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渚宋代古船出土40年后 一批文献资料现身民间
古船藏乳香700年不变异 后渚宋代古船发掘出土40年后,一批文献资料现身民间 后渚古船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文/图 连日来,关于古刺桐港中心港区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儿的争议,在泉州考古界引发强烈关注(古刺桐港中心在哪?后渚还是城南)。昨日,在后渚宋代古船发掘出土40年后,一批记载古船发掘出土的具体文献资料现身民间。 由泉州民间收藏家蔡其呈收藏并展现的这些文献资料——四个印有“泉州湾古船发掘领导小组”的资料袋,内有数量达几十份、近百张资料,详细记载了宋代古船出土与保护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有意思的是,恰好在40年前的今日,《人民日报》对外公布泉州湾后渚港发现宋代古船,自此震惊中国考古界、轰动世界。 为防干裂霉变 熏蒸消毒文物 1973年8月,晋江地区(今泉州市)文管会协同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泉州海交馆等考古工作人员,到后渚港考察时,发现一艘沉没在港道边缘的古船。1974年6月9日,考古人员开始发掘,至当年8月下旬结束。 蔡其呈收藏的文献资料中,有一份1974年7月22日拟定的《关于古船出土文物保护临时措施》的报告,提出对古船及其出土文物保护工作的临时措施。报告称,为防止变形干裂和霉变,急需一些临时应急措施,包括负责每日观察室温、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每室设置一架电风扇以改善通风条件,文物未进仓前须彻底熏蒸消毒,以及请泉州市生物教师对香木作初步分类等。 另一份于1975年7月25日拟定的《函请支持解决泉州湾宋代海船及其出土珍贵文物防腐保护的研究工作》报告,也说明泉州湾古船发掘领导小组对保护工作极为重视。这份报告显示当时要求省科委大力支持,函请厦门大学化学系、省医科大学承担此项研究工作,使海船及其出土珍贵文物的保护防腐有效顺利地进行。 |
相关新闻
- 2014-03-28珍贵文献现身 再现泉州湾宋代古船挖掘保护
- 2014-03-16听听泉州宋代古船的“肺腑之言” 闭馆等待整修
- 2012-10-23法石社区疑挖法石宋代古船 实为片区考古勘探
- 2012-05-29法石片区将保留46幢建筑 古船区域拟建遗址公园
- 2012-05-28东海法石埋着宋代古船追踪 就地保护两年后发掘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