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八闽南洋归侨捐资兴学第一人 ——郭用锡

qz.fjsen.com 2014-05-30 11:10:4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郭用锡故居久已无人居住,内部处处可见残垣断壁。

□本报记者 吴■云 通讯员 顽石/文 记者 戴涵琦/图(除署名外)

核心提示

“说你呆,你不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去,你又站起来……”描述不倒翁的童谣,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今天的小孩子更是会经常接触到各种造型讨喜的小不倒翁,不管你怎么摇晃这不倒翁,它在一通晃悠之后,依旧会挺立身躯朝你呵呵笑。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不倒翁,在清代,却曾造就了我们八闽南洋归侨捐资兴学的第一人——郭用锡。当时,惠安县百崎乡后海村(今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内)的商人郭用锡,利用向马来西亚槟城贩卖不倒翁,掘得生平的第一桶金。而后他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位较有名望的富翁。晚年回乡后,他曾令官居盐运司知事的儿子郭金榜捐资白银2000两帮助县城修建文峰书院,此义举“以闻于朝”,竟引得清宣宗道光皇帝颁发敕命,对其进行封赐,从此名留青史。

1 乡中富绅 连盖七栋大厝

郭用锡的故居——后海广顺大厝就坐落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后海村的一条乡道旁。这是一栋七开间三进的闽南古大厝,从外观上看,红瓦屋、燕尾脊、铺间石埕,还有大门左右对墙上的南洋瓷贴,都与泉州的许多古厝相似,没什么特殊之处。不过,大门口悬挂着的“父子恩荣”四字横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台商投资区文史爱好者郭廷玺先生介绍,“父子恩荣”原匾是清代诗人、书画家何绍基为了纪念郭用锡父子在道光年间捐资兴学之功而亲笔题写的,可以说是难得的珍贵文物。可惜原匾已因历史缘故毁于一旦了,现在看到的这块匾,是上世纪末仿制原匾而成的。

走入郭用锡故居,可以发现这栋古厝久已无人居住。右手一排护厝多已塌废,空余残垣断壁;下落的屋宇也皆是蛛网挂角、草蔓缠梁,一派凄清景象。“这老厝太久没人住了,才显得这么寒碜。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当初祖先郭用锡盖这大厝时,在村里可是气派着哪,曾轰动乡里。”后海村郭用锡的一位后裔这样告诉我们,她还表示,郭家当初不光盖了这么一栋大厝,而是前前后后一共盖了7栋,“每栋大厝的总体格局都差不多。另外那6栋古大厝分别属于郭用锡的6位儿子所有”。在古代,要盖7栋这样的古大厝,所需花费之巨可想而知。从这也不难看出,当时的郭用锡一家确实“富得流油”。

在《百奇(此为旧称)郭氏回族宗谱》一书上,我们发现郭用锡被称为“十四世乔斋公”,“原名锡英,字敷若,是靖簪公三子,生男六”,他的原配是骆氏,还有一位侧室陈氏。郭用锡的大儿子即“十五世象圃公”郭金榜。

大门口高悬“父子恩荣”匾额

2 机缘巧合 赚到第一桶金

既然郭用锡在清道光年间已是富豪,那么他的钱财又是怎么积累起来的呢?

后海村数位村民表示,按村里流传下来的说法,郭用锡是一位南洋海商,他靠载货往返于大陆与南洋两地贩卖,从中牟取高额利润。郭廷玺先生称,他早年曾从后海村老人的口中得知,郭用锡是从售卖不倒翁上淘得第一桶金的。他称,郭用锡孩提时家境清贫,成年后当起了水手,长年在船上打工。有一次出海遇到台风,雇主的船停泊在汕头避风,郭用锡上岸后逛至一家瓷器店,发现店门口堆放着十多筐瓷制不倒翁,无人理睬。原来这些不倒翁是积压品,店老板正想整批处理掉。郭用锡见不倒翁憨态可掬,爱不释手,于是就用极少的钱向老板盘下了这批不倒翁。当雇主的船驶至马来西亚的槟榔屿(槟城)时,郭用锡把不倒翁们全摆在街口叫卖,没想到不到两天,不倒翁即被抢购一空,这让郭用锡一下子拥有了经商的原始资本。后来,他通过多年来在中国大陆与南洋两地间经商,贩卖大米、瓷器等货物,终于发家致富了。

郭用锡持家严谨,虽家财万贯,但在生活方面却从不乱花钱。而另一方面,他又乐善好施,对公益事业一掷千金,其墓志铭称“公气量宽厚,世务洞达”,“至修举寺庙桥路诸事,无不慷慨倡率之”,“施惠不求报,善忍以弥患”。

古厝墙上的南洋瓷暗示着屋主曾有的海商身份

3 热心公益 重资捐建书院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12月14日那天,道光皇帝曾一天之内下了两道敕命,一是给广东和平的黄树华,另一道就是给福建惠安百崎的郭用锡夫妇。黄树华是和平黄氏思贵公第十六世裔孙,平生多善举,造福乡梓,因此受封;而郭用锡夫妇则是以“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兹以尔子遵例急公”和“淑范宜家,令仪昌后”而被皇上点“赞”的。郭用锡受封“修职佐郎”,而其夫人受封“八品孺人”。当然,据史学家考究,道光皇帝封赏郭用锡主要还是因为他与儿子郭金榜捐资给惠安文峰书院一事。

郭氏父子捐资文峰书院这桩往事,当年在惠安县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据郭廷玺介绍,在清代,惠安每期科考考生将近2000人之多,当时的考棚简陋,远远容纳不了这么多的考生,只好分散到各个考场,十分不便。因此,时任惠安知县的仝卜年倡导建造一座比较宽敞的书院。据《惠安县续志》卷二《建置志·学校》所载,文峰书院乃“道光七年(1827年)知县仝卜年倡捐,邑人输助至一万一千九百余金,择邑东门外附廓地建造……襄事为……郭金榜”。筹建文峰书院时,郭用锡曾令官居盐运司知事的儿子郭金榜捐资白银2000两,传说还差人用箩筐挑往县城上交,一时惊动全县,郭金榜遂成为建造文峰书院的16位襄事之一。文峰书院建成后,郭氏父子义举又经层层上报,“以闻于朝”,因而有了道光皇帝对郭用锡夫妇的封赐。

郭用锡的墓志铭对此亦有记载:“先是丁亥岁(1827年)邑有城工役,公捐重资以倡。嗣建文峰书院,又踊跃输助,命儿子金榜董其役。大吏胪事状以闻于朝。皆纪实也。”

据惠安县档案局工作人员透露,如今在该局内还存有这份给郭用锡夫妇的道光敕命原件,其长165厘米,宽32厘米,为黄绢质地,用汉、满两种文字墨写,卷头织有“奉天敕命”四个篆字,绕以双龙戏珠图案。

郭廷玺正在翻阅《百奇郭氏回族宗谱》

4 瀛海行商 善行终有善报

郭用锡生于乾隆乙酉年(1765年),卒于道光丙申年(1836年),去世距受封的时间仅5个半月的时间。显然,那道敕命的真正意图仅是为了在其临终前对其热心公益、捐资兴学的善举进行褒奖。郭用锡也因此被誉为“八闽南洋归侨捐资兴学的第一人”。据郭用锡墓志铭记载,他去世后道光皇帝还“赐努金建坊”、“嘉以海内乐善好施之举”,可见道光皇帝当时对于郭用锡确实颇为赏识。遗憾的是,道光皇帝为郭用锡修建的牌坊,如今已不知所踪。物虽不在,但我们从史书文字上,依旧能感受到那份荣耀带来的正能量,这份荣耀并不因时光的流转而磨灭。

郭用锡虽身为海商,却好读书,重教育,他经常劝儿孙说“不读书无以发各成业,碌碌享温饱,何耻如之”。据今后海村村民所述,郭用锡曾在马来西亚居住过一段时间,算起来应是一位南洋归侨。郭用锡的墓志铭说他“弱冠时经营瀛海中,万里风波,不惮艰险……踰壮而家计稍丰”,从这点上看,他是行走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万千“奔波”者中的一员,对于泉州海外交通史亦是一位符号性人物。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