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白毛女》海报首次亮相 83幅海报讲述泉州电影历程

qz.fjsen.com 2014-06-14 08:48:0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尘封60余年《白毛女》海报首次亮相

83幅海报讲述泉州电影历程

本次展出的《白毛女》电影海报在全省范围内已成孤品 (郭雅莹 摄)

本报讯(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陈南骅)14日,“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周首场“文化之都·多彩鲤城”鲤城文化周系列活动将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拉开序幕。其中,刺桐里艺术馆内的百年电影海报展展出的83幅电影海报原件,为人们讲述了泉州电影文化的发展历程。

据鲤城区电影公司经理吴志培介绍,本次展出的海报是从公司珍藏的五六千张电影海报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1951年3月上映的电影《白毛女》的海报。“这张海报在省内已经成为孤品。”吴志培说,“这次是它60多年来第一次公开展览,希望能勾起电影爱好者们的回忆。”

从《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到《廊桥遗梦》、《华沙首次演出》等外国译制片,从《林则徐》、《平原游击队》等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到《南北少林》、《大决战》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电影,看着一张张海报,那些经典的电影桥段和配乐仿佛又在脑海中浮现,令人有穿越时空之感。活动期间,爱好电影文化的市民均不妨前往参观,追忆似水流年。

据不完全统计,鲤城区电影公司珍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在市区各大影院上映过的电影的海报五六千张。鲤城区文体新局、档案局和电影公司经过5年的共同努力,整理、修复、抢救了一大批珍贵的老电影海报,挑选出部分精品,借“文化之都·多彩鲤城”鲤城文化周系列活动之机,首次与广大市民群众见面。今后,还将陆续整理、修复老电影海报,将更多老海报展示出来。

相关报道>>>

观半世纪海报 数电影风流往事

今起至20日,83幅电影海报在刺桐里艺术馆对外开放

鲤城百年电影海报展今起正式开放,能看到最早1951年的海报

东南网6月1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田米 谢向明 文/图)你知道曾经的电影海报都是手绘、木刻出来的吗?你想知道1951年的电影海报是什么风格吗?今天起,鲤城区“百年电影海报展”正式免费对外开展,您可以带上家人一起去追忆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电影海报从手绘、木刻,到照片印刷的演变过程。

展览从14日开始至20日,每天上午9点~12点,下午2点半~5点半,在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刺桐里艺术馆。83幅海报分为七个主题,有外国电影、戏曲类、艺术类,以及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电影海报。比如,上世纪80年代在泉州开元寺、清源山、惠安等地取材的电影《绝处逢生》、《哭笑不得》和《忍无可忍》的海报。

攒了半个多世纪

整理费了一两年

鲤城区电影公司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保留着储存电影海报的传统,半个多世纪攒下六千多张电影海报。“无论是领导离任,还是负责收藏海报的员工退休,这个传统一直保留着。”吴志培经理说。

不过之前的保存条件不太好,数千张海报被存放在公司顶楼的库房内,免不了出现被淋雨和虫蛀等问题。

鲤城区档案馆许惇惇副馆长说,要整理这些海报可花了不少工夫。堆积如山的海报需要先用软刷,将表面的粉尘扫除。在档案馆十来平方米的密封房间内,注入剧毒的氢化气体,熏蒸半个月,完了再通风半个月。数千张海报被分批熏蒸,接着进行编号、拍照,最后卷好分类收藏,前后花了一两年时间。

现在这些被整理好的电影海报有着舒适的“居住条件”。按照档案的标准,它们被存放在室温14℃到24℃,湿度45度到65度之间的房间,这样对纸质材料保管最有利。

手绘木刻再印刷

早年海报已增值

这次展出的海报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张是1951年3月的电影《白毛女》。还有上世纪70年代“样板戏”的电影海报,如《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草原儿女》等。鲤城区电影公司吴志培经理介绍,现在70年代样板戏的电影海报,每张已经涨到一两千元了。

仔细看电影海报的设计制作,不同年代的风格大不同。上世纪50年代,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苏联的电影海报,大部分都是画匠手绘后印刷的。后来有一种木刻印刷的方法,同样需要画匠理解完电影内容先手绘出来。然后请工艺师,用类似木刻年画的方式,将画刻出来,再印刷出来。木刻印刷的好处是比绘画更加容易表现细节,让海报上的人物发丝缕缕,唇红齿白。

泉州电影始于清末

曾经票价只要5分

电影海报题材和设计风格的变化,就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缩影。根据资料记载,电影传入泉州是在清末的1910年。创始人是民间人士王承宗,他向归侨购买一部摩擦电影机和多部西洋电影,租借给民间婚丧喜庆活动时播放。

真正称得上现代影院放映标准的,是创建于1928年的“泉州戏院”,也就是泉州人熟悉的“群众戏院”;还有1929年创建的“大光明戏院”,即后来的“人民电影院”旧址。

从上世纪70年代,电影票价从5分钱涨到了70年代末的一角钱,再到80年代的一元钱。1996年左右,因为工资调整的缘故,票价从“一元时代”开始涨到十元。吴志培介绍,到了90年代,VCD、DVD充斥市场,再加上国外大片如《泰坦尼克号》的冲击,国内电影票房曾经一蹶不振。到了2008年以后,年轻观众文化层次有所提高,希望享受高水平的视听效果,看电影又再次成为泉州人高雅生活方式的一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