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晋江党建“抱团” 促“抱团”发展
中央媒体关注晋江党建 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晋江党建“抱团” 促“抱团”发展》一文,关注全国闻名的民营经济“热土”晋江的党建工作。文章围绕党建发展靠什么、非公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党建工作、党建又可以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何种帮助,回顾了晋江通过党建“抱团”发展,让点多面广、遍地民企的晋江党建工作也像发展产业经济一样,走向了规模化、集团化。今日本报特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标题:晋江党建“抱团” 促“抱团”发展 福建晋江,全国闻名的民营经济“热土”。这里,同样还是一片非公党建的“热土”。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达到6200多名。在这样满满一片非公企业的环境中,党建发展靠什么?非公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党建工作?党建又可以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何种帮助?记者日前深入晋江,一探究竟。 党建是座“桥”,连通“经脉”一条条 要不是因为党建,宏展鞋业的唐永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认识优兰发公司的甘木林。那他一直梦想研制出的保健功能鞋,也就不可能在今年正式实现量产了。 这两家坐落在晋江市西滨镇的企业,此前并无来往。两年前,唐永和甘木林结识的这座“桥”终于搭成,源于他们的共同身份——各自企业中的党组织书记。 “造桥”的是市委组织部。2012年,一个名为“‘二带十’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在晋江全面启动。 在这一模式下,全市被划分为10个片区,每个片区中以2家大型且党建工作先进的企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10家中小企业。由组织部门从市直机关精选一批党建专职干部,再辅之以所在镇(街道)和企业中专职党务人员,组成党务团队,凝聚为一个党建共同体。“这就将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让党建从‘企业小圈子’走向‘社会大圈子’,从单一为企业自身发展服务变成了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表示。 尽管是民企,但早在1998年优兰发公司便建立了党组织,如今已升格为党委。其何以如此重视党建呢?原因很简单——有用,且无法替代。 啥作用?用老甘的话说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员工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企业要创新,优兰发的科技攻关团队80%是党员;职工要安心,党委先后在企业建立“四点钟学校”、“纠纷调解室”,与福建师大合办国家承认本、专科学历的企业大学,且学费全免;社会要和谐,企业与当地派出所及周边企业签订平安共建单位、主动要求吸纳刑满释放人员就业…… 反过来,企业也对党建工作的投入不遗余力——8层专门的党务工作大楼,职工业余活动中心也在其中,组织活动经费全额保障…… 党建是棵“树”,遮风避雨靠她“护” 有的大型规范企业自己搞的企业文化、企业福利也同样有声有色,那党建的着力点又该选在哪里呢?这,也正是“二带十”要区别于以往、激发党建新功能的目标。 市民政局科长高斓斓,同时也担纲市经济开发区片区党建专职干部,这个片区的核心企业是361°公司。361°公司在全国有近15万员工,在开发区总部就有8000多人,配有党建工作所用的活动中心、职工大学、图书馆、影音中心……而其所带动的另外10家中小企业,员工总数才和361°公司一样多,条件就更没得比。在高斓斓的动员下,361°公司将这些“硬件”全部对10家企业的党员们开放共享,党建活动有了阵地。 “企业的目标是和谐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全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当重点企业达到目标,党委政府就要考虑如何引导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实现企业共同发展。”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仁达探索中带着思考。 党建是种“魂”,铸就人的“精气神” “二带十”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让点多面广、遍地民企的晋江党建工作也像发展产业经济一样,走向了规模化、集团化。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依旧不得不深思——如果没有了经济发展难题,那么党建工作又该在哪里着力呢? “在人的精神塑造上。”韩庆华10多年前来泉州打工,也是在民企中入党,在他眼中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进入党的队伍。什么是优秀?肯吃苦、敢负责、愿奉献——“现在年轻人缺的就是这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只有党组织才最胜任。” 人的精神培养,让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何时。比如,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在市委非公企业党工委的倡议下,短短3天,恒安、安踏、361°、劲霸、七匹狼、九牧王、盼盼、利郎、柒牌、贵人鸟、蜡笔小新等“二带十”区域企业就累计捐款捐物9400多万元,这一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精气神”蓬勃有力。 (原文见《人民日报》6月24日第十八版) |
- 2014-06-11非公党建融入“6·18” 晋江设“红色展区”
- 2013-12-09晋江率先将非公企业党建课题纳入科技项目体系
- 2013-08-20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推进会召开 晋江“四特”模式获肯定
- 2013-08-09晋江本月起推行 非公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 2012-12-29服务打造品牌 晋江行政服务中心探索党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