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故事NO.8 一部片
1小时 让外国友人看遍老泉州
陈瑞统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海丝”文化,写了不少作品
东南网8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吕波 实习生 刘阿惠 林巧巧 文/图)泉州到底有多少“海丝”文化?这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如何让各国专家学者、中外记者一次就了解,陈瑞统只用了1个小时。
陈瑞统,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退休前,曾担任泉州市委宣传部外宣科副科长,多年来致力于推介泉州“海丝”文化。他的《宋代古船》不仅被写进了全国中学生的语文课本,还早在20多年前,就成功拍摄过一部电视纪录片《古刺桐港》,在海内外专家学者面前宣传泉州“海丝”文化。
这是泉州第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海丝”文化专题片。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仅半年的创作时间内,陈瑞统翻阅了四五百万字的海交史资料,并多次前往重要史迹点实地采访。仅脚本第一稿,就写了3万多字。
钻研
市区湖心街,陈瑞统家里堆满了书,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他抱歉地说,只能委屈记者坐在客厅吹风扇了。家人正准备搬到丰泽去住,以后这里专门给书住。
在洛阳桥畔长大的陈瑞统,打小就对海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工作关系,泉州每次举办与“海丝”相关的重要活动,陈瑞统都得以参加,让他有机会用笔记录下许多激动人心的盛事场面。他至今还记得,1974年,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一艘宋代古船,轰动海内外,当年他参加了古船出土的现场会议,会上许多专家学者之间的精辟论证、相互交流的大量海交史资料,都成了他今后写作“海丝”题材的生动素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不少文史专家开始研究“海丝”。1984年,陈瑞统第一次应出版社邀约,写了十多篇文章,组成“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专辑,刊登在上海《旅游天地》杂志上。
后来有一天,女儿的语文老师叫她,指着课本里一篇文章问道,“这是不是你父亲写的?”女儿回家一说,陈瑞统才发现,原来自己专辑中的《宋代古船》一文,竟被选录入当时全国沿海地区的中学语文课本,之后还一版再版多次印刷。
这事成了女儿一直引以为傲的事,至今家里还收藏着当年那本语文书。
创作
还是1984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泉州“海丝”历史的专题片,陈瑞统第一次尝试写了《潮声帆影刺桐港》专题片脚本。这部仅30分钟的专题片,由此获得了全国“银帆奖”。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重点考察的行程确定后,省委宣传部要求泉州拍摄一部电视片,提供给各国的专家学者、中外记者观看,任务再次落到陈瑞统的肩上。
尽管有过拍专题片的经验,但这么系统性介绍泉州“海丝”遗迹的电视片,还是首次,好几天晚上,他紧张得难以入眠。同事更是开玩笑地和他说,“要是没拍好,索性把你丢海里喂鲨鱼”。
压力也是动力。为了对“海丝”有更透彻的理解,不出现一个差错,在半年的创作时间内,陈瑞统翻阅了四五百万字的海交史资料,多次前往重要史迹点实地采访,再回来撰写、修改、提炼。好几次,他和电视台的伙伴们,爬到戴云山山脉的最高处去踩点。
为了写好这部专题片,仅脚本第一稿,就写了3万多字,这部《古刺桐港》初片出炉,时长约2个多小时。考虑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的第一个“节目”,一口气观看2个小时难免太累。陈瑞统又数易其稿,最终将片长浓缩为1个小时。
情结
1991年,联合国带来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在泉州酒店会议厅看完了这部电视片。陈瑞统坐在一旁,“心跳得像打鼓”,紧张地等待考察团的反应。
纪录片播放完毕,大厅里响起震耳的掌声。考察团对泉州至今仍保留如此完整和丰富的“海丝”遗迹感到惊奇并由衷地赞叹。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教授等当场表示要购买录像带,带回去给大学师生观看。
外国友人们的掌声,让陈瑞统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一晃20多年,回忆起当年的那些场景,陈瑞统意犹未尽,抑扬顿挫地念起了电视片的开头:“浩瀚的大海,敞开她无限广阔的胸怀,拥抱世界……刺桐港以她迷人的帆影浪花,吸引着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业者,跨洋过海,走向世界。”他念的这段解说词,如今仍在泉州各类晚会中被反复朗诵,体现了泉州人的“海丝”情结。
这部片子后,陈瑞统又一发不可收地写了20多部与“海丝”相关的散文集、著作。他自嘲像个傻瓜,“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海丝里。累并快乐着。”他说,“爱泉州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海丝’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