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毕生所学就此断层太可惜 南安三古稀老人办起非遗馆

qz.fjsen.com 2014-08-21 11:20:3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毕生所学就此断层太可惜

——南安仙河村三个古稀老人办起村级非遗馆

王培元所传承发扬的透色刻纸,色彩艳丽,但因工艺繁复已濒临失传。

南安霞美镇仙河村,有个叫“新罗”的自然角落。这里,王培元等三个古稀老人,凭着对传承非遗的一腔热情,自发办起了村级非遗馆,还进一步带热了全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氛围。

老人们所要传承的非遗有哪些内涵?他们的非遗之路走得如何?面向未来,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期盼?日前,记者走进该村,一探究竟。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老人坚定非遗传承决心

今年75岁的王培元,一个多月前曾作为民间艺人代表,亮相“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之“文化之都·魅力南安”文化周。

以木匠父亲为师,老人3岁学绘画、8岁学剪纸,成年以后在当活塞厂销售员的间隙,利用业余时间植根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中,自学印谱、篆刻、书法、国画、根雕……总之学什么像什么,充分论证了什么叫做天赋使然,什么叫做多才多艺。特别是他所传承发扬的透色剪纸,色彩艳丽,但因工艺繁复已濒临失传(详见本报7月12日2版报道《奇人王培元》)。

2004年正式退休后,王培元回到家乡。“原以为退休后有更多时间搞非遗,可惜年岁不饶人。”老人说,2006年,中风突如其来,他连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非遗不像财富那么容易继承。我毕生所学,有自身努力,但更是这块富有文化的土壤所造就,就此断层太可惜。”那几年,静卧休养的老人脑海里心田里翻滚的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所学的民间非遗传承下去!

三个风雨相伴的老友,齐心撑起村级非遗馆

王培元的这一炽烈想法,得到了同村两位老友的支持。他们是现年73岁的王温陵,和年近七旬的王振磅。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出生于农村,就业于平凡岗位,三位老人称自己“要钱没钱,要力气年纪这么大了也没什么力气”。但经历过风雨的智慧,让他们想到要成立各司其职的工作团队,建设一个自发、公益的村级非遗馆。

2009年,王培元老人的身体稍微康复后,这支古稀之年的团队运作起来了——

身怀才艺的王培元负责提供展品。“有的作品家庭困难时已经卖掉了,为了展览所需,很多需要重新制作补充。”王培元说,因为没有力气拓印石碑,他研究出了“水平拍摄放大临摹法”,摩崖石刻馆中的数十幅作品,都通过这一方法制作而成。因为没有钱买篆刻所需的印章石,他就想到了以芋头来替代,硬是创作出了一组世界各国领袖伟人头像的印章作品。

王温陵和王振磅则分别负责筹资和场所。经过全村动员的两轮集资,筹到了三万多元。有了这笔钱,老人们把村里的危旧废弃小学简单修缮后,书法馆、国画馆、摩崖石刻馆、印谱馆、剪纸馆、名人草书彚馆、综合馆、农博馆……村级非遗馆有模有样地办了起来。

乘势“文都”机遇,盼有生之年再贡献

“很多人被丰富的展品所吸引,都不会留意到每个馆的门窗都不一样呢。”采访中,老人们得意地说,那些都是当初资金所限,从泉州市区旧货市场零碎买来的。而所需的工时,也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义务帮忙。

从内心深处的一个设想,到如今梦想变成现实,三位老人很开心。而让他们更为开怀的是,在他们创建村级非遗馆的过程中,村里的群众也被感动、感染,对文化艺术生活有了更多了解和认识。“现在,在我们的倡议和推动下,村里不仅有非遗馆,还有小鼓队、腰鼓队、南音队、篮球队、广场舞队,真正过上了文化生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按说我们应该很满足了,但去年泉州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今年开始更是打响‘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品牌,我们的心思又活了。”三位老人说,希望今后能在社会热心人士帮助下,筹集更多资金用以扩大规模,创作和收集更多海丝题材、“文都”题材的展品。

“譬如说‘泉州十八景’,我只在10多年前评定时剪过其中的六幅,这段时间正加班加点把剩下十二幅赶出来。时不我待,我深刻感受到这一点。”王培元说。

□本报记者 孙灿芬/文 戴涵琦/图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