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西街复兴——十八文魁竞风流
2014-08-30 10:21:34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文魁巷位于西街西路段北向,南起于西街,北通往孝感巷一带。文魁巷又称“十八文魁巷”,得名于明末至清初,生活于巷子里的杨、陈两大家族子侄中举,步入仕途,被颁发过“文魁”匾额。

狭窄的文魁巷,中西合璧藏着许多故事

□早报记者 蔡紫旻 张素萍 王柏峰 实习生 柯伟宏 文/图

文魁巷位于泉州市区西街西路段北向,南起于西街,北通往孝感巷一带,位于五夫人巷旁边。

文魁巷又称“十八文魁巷”,得名于明末至清初,生活于巷子里的杨、陈两大家族子侄,通过考试中举,步入仕途,被颁发过“文魁”匾额。

明嘉靖十六年举人杨鸾,历任庐州府教授、辉县知县,是文魁巷“十八文魁”第一人,明万历二年进士杨廷相则做过南京通政使。杨氏家族一共有六人中举。

巷子里的陈氏家族,明末至清则有12人中举。“十八文魁”中陈氏第一人是陈鸣华,他是明万历十四年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江黄按察副使。

巧合的是,现在文魁巷7号至13号以及15号至17号两大古厝的建造者,分别姓陈、杨,那么当代的文魁巷陈、杨两家人,是否与“十八文魁”有关?

泉州文库办副主任杨清江介绍,“十八文魁”的后人,在文魁巷已无法寻得。中国的城市变迁比乡村更大,城市由于人口流动性大,没有时代延续性。文魁巷举人频出的年代距今已数百年,而如今巷子中的古厝,100多年历史,陈家古厝建造者陈士求,并非“十八文魁”陈鸣华家族,而杨家的历史也无可考。“除非有族谱,不然很难追溯出杨家先祖的历史。”

十八文魁成就文魁巷辉煌的历史,这里的文化气息弥漫数百年,至今不息。巷口有泉西堂,巷内如今有名人陈邦镛故居,也是泉籍钢琴家陈舒华的家,更曾有御赐“文魁”、“登科”牌匾等。

这里有一小条井脚巷连通文魁巷、五夫人巷。井脚巷得名于井脚巷1号外面的那口古井,井盘凿有四个井孔,看上去像八仙桌的四只脚,故名“井脚巷”。

文曲星辰烁古今 书香弥漫小街巷

黄晖/绘

有明一代,文魁巷内杨、陈二大家族,先后有十八人中试举人,通籍出仕,巷子因此得名“文魁”。

如今巷子里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洋楼,气势恢宏的闽南古厝,也走出了著名钢琴家陈舒华,以及许多执著于教书育人的老师——书香气息,从“十八文魁”延续至今。

而文魁巷的其中一段分支,不长的巷子被切割成文魁巷、井脚巷和土地巷三部分,让坊间百姓津津乐道。

文魁巷古厝风情

教堂始于清代 挂钟来自罗马

文魁巷口是西街基督教堂(民间俗称“泉西堂”)。泉西堂高大的围墙,让经过的行人常常误以为文魁巷只是教堂旁普通的后巷。其实大名鼎鼎的“十八文魁巷”,不仅出过十八文魁,也因为这座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教堂熠熠生辉。

泉西堂是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95年由牧师吴封波创建,1925年牧师吴炳耀扩建,由教堂、钟楼、牧师楼组成。教堂系钢筋水泥结构,是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风格、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闽南文化风格的带纹清水砖装饰立面、柱子,也有并马齿檐、条石基,而尖顶钟楼、弧拱形百叶窗则是西方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1999年,泉西堂因危房而重建。如今的泉西堂,主体建筑为礼拜厅,大门外是欧式的三开间回廊,上层是钟楼。礼拜厅内面阔五间,二层周边悬以回廊,厅中央为单层高顶。礼拜厅北侧是讲经坛,西侧是两层的牧师楼。

教堂前钟楼的挂钟,远涉重洋而来:1925年,新加坡华侨从意大利罗马购入,经水路回国后,赠给泉西堂。

泉西堂高大的围墙,常让人忽略了边上的文魁巷

中西合璧古大厝 先人中举开钱庄

走过一段曲折的巷弄,文魁巷7号的两层古大厝矗立在院子围墙内,在周围一片现代民宅中,尤为引人注目。在泉州,独栋平房古大厝不难找,但是两层楼房的古大厝相对较少,难得的是古厝经历过近百年风雨,却依然可以看得出当时的气派。

文魁巷7号、9号、11号至13号,都是陈姓人家,据后人讲述,他们的六世祖陈士求曾在清朝为官。这几户人家所在的地方,昔日曾是一座面积很大的古大厝,后来随着子孙繁衍和迁出,古大厝部分被拆,陈姓不同支派的后代分别盖房、休养生息。

奇!洋楼连着“马背”屋顶古厝

7号古厝为两层中西合璧的红砖洋楼,是华侨陈邦镛故居,他虽然出身官宦之家,却选择了从商,经营自己的钱庄,而且在当时的泉州有很多处豪宅。洋楼后方是一座“马背”式屋顶的古大厝,象征建造者当年不凡的身份、地位。

洋楼大厅中央悬挂一幅彩色绣像,绣像上是一个穿着清代朝服的人物,下书“仲俺陈公六十遗像”字样。厅堂里圆柱和横梁精美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见,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处处见匠心。

据了解,洋楼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又有一说认为建于清末),其主体建筑为两层楼房,面阔3间,中为大门、两侧为突出三边形构筑,系中西混合式。古厝前为围墙及石铺埕,庭中有八角井一口。屋内为木构墙壁及楼板,厅中悬挂清代朝服人物像一幅;后连平屋1座,面阔3间,深2间,马背顶,山墙开出檐窗2个,较为罕见。

具有鲜明南洋风格的建筑

祖先高中科举后开钱庄 昔日家财万贯

脚踏木梯,登上古厝二楼,八仙桌上供奉着陈家祖先,还有一张古老的床式椅。屋子女主人白女士说不出椅子用材,却也知道椅子来历不凡。据介绍,床式椅因其造型结构似床榻而得名,是在大型椅子的基础上加装饰来显示主人的高贵身份。二楼阳台围栏所用的小石柱,则具有鲜明的南洋风格。

“古厝年年修才能保存下来。”白女士说,她是陈家媳妇,已在古厝住了30多年。

几十年前,在古厝面向五夫人巷一侧,还有一座用来把风的“炮楼”,而当时的院墙上,围满了防盗铁丝网。“以前听我公公(父亲)说,家里的生意做得很大,在市区涂门街一带开有钱庄,当时家财万贯,在市区涂门街、中山路一带都有豪宅,可惜后来大都转卖他人。”白女士说。

精美床式椅,是否想躺一躺?

书香弥漫小街巷

书香门第教育世家 一门走出六位教师

文魁巷11号、11-1号是一栋连在一起的三层小洋楼,里面分别住着陈家两兄弟及其家人,11号是旅德钢琴家陈舒华的家。

陈家祖上出过两位进士,朝廷御赐“圣旨”、“文魁”、“登科”牌匾,过去立于泉州市区东街的“天旌节孝”牌坊也是朝廷御赐给陈家。及至当代,陈舒华一家三代出了6位教师,是泉州有名的教育世家。

悬挂的绣像,上书“仲俺陈公六十遗像”

祖先高中进士 皇帝钦赐牌匾牌坊

“听父亲说过,陈家祖上出了两进士,为表彰守寡后含辛茹苦的奶奶,皇帝御赐‘天旌节孝’牌坊。”

苏裕珍的公公陈家箴,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从十几岁就开始记录父亲讲述的家族故事。根据陈家箴的日记,“天旌节孝”牌坊曾立于市区东街,1937年间被军阀拆除,牌坊石构件用于炮台建设。牌坊样式被陈家箴用绘图形式记录了下来。根据他所绘的画作,牌坊上端中央刻有“圣旨”,再往下中央

是“天旌节孝”字样,两边分别刻有“官衔”二字,下方大书“泉州府晋江县儒士陈士求妻王氏坊”。

根据陈家箴日记,高中恩科的两个进士是陈鸿炳和陈鸿翥,高中后皇帝御赐“文魁”、“登科”牌匾。苏裕珍说,十几年前,他们一家人还住在古厝里,当时尚未翻建的古厝门楣上,挂有“文魁”、“登科”牌匾,两方牌匾中间有“圣旨”牌匾,可惜匾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书香门第 走出钢琴家陈舒华

如今陈家人大多从事文教、卫生行业,一家三代有六位教师。

苏裕珍的公公陈家箴和婆婆黄枝秀因音乐而结合,并相伴一生。陈家箴生前曾在泉州幼高专的前身,以及培元中学任教;黄枝秀是泉州西隅小学的音乐老师。丈夫陈以诺生前是北峰第六中心小学校长,小叔一家也从事文教。

钢琴家陈舒华童年时,家里经常举行家庭音乐会,从小受音乐熏陶的他五六岁学风琴。祖父母去世后,他们一家将西街教堂唱诗班的工作传承下来。那时的陈舒华,经常到教堂里义务弹琴,兼任指挥与艺术指导。

白云、红砖

巷尾藏着

叶、杨古大厝

文魁巷尾有一段悠长的围墙,由一座洋楼、两座原先气势恢宏的古大厝构成,巷子在17号的古厝围墙前戛然而止。这里原先是两座被防火巷隔开的三进三开间古厝,最早的主人姓杨。近百年前,叶家人买下古厝时,老宅就已经颇有年代感。

如今古厝剩下两落,前落15号住着杨家人,中落17号住着叶家人。只是建造古厝的杨氏到底是何人,如今已难查证。

漂亮的古董床

半米厚古墙内

留存古老气息

居住于17号古厝的叶家媳妇林淑缘阿姨成为向导,讲述叶家人迁居至此后发生的故事:骨肉分离,相隔两岸,前人在台湾开枝散叶,后辈坚持不懈地修缮古厝……

这里原先有两栋古厝,中间被防火巷隔开,最早的主人姓杨,身份已不可考。如今防火巷已拆,变成文魁巷的一部分,东边的古厝荡然无存,西边的古厝只剩两落。15号是古厝前落,仍有大院子和后天井,17号是古厝中落,前有天井,后落则已坍塌,成为空地。林淑缘说,早年修围墙时,工人们发现墙体中齐齐插着竹竿,十分牢固。而后落的出砖入石院墙,足有半米厚。

在叶家人的悉心维护中,中落古厝焕发生机。木门上的活动窗,木板拉上挡光,降下透气。古色古香的木床满是镂空雕刻,木箱上用细密的金线雕出一个个古典故事场景,厅堂房梁上的木缘还依稀看得到彩色的装饰画……

巷中人家珍藏的老照片

分隔两地

家人照片寄相思

林淑缘说,公公叶启基到了台湾,原先在南安丰州教书的婆婆王淑仪跟着去了台湾。

叶启基夫妻俩在台湾工作后,生下了两子三女,林淑缘的公公出生后,被父母送回泉州,交给奶奶养。“公公还有大儿子,当年就想把小儿子送回来跟老奶奶做伴,以后结束台湾的工作后,一家人回泉州团聚。”

没想到大儿子早早地去世,后来林淑缘的公公又有了三个女儿,1949年之后,很少联系。

如今林淑缘90高龄的婆婆仍然在台湾生活。婆婆退休前是物理老师,同事悄悄拍下了她上课的照片。照片冲洗后,和叶启基老人的其他照片一起,收藏在泉州老宅内,寄托着儿孙们的思念。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