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在王子的城堡相遇
东南网9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谢向明 实习生 蔡梅莹 文/图)一束灯光,一支火红的玫瑰花,高甲戏《美女与野兽》开场了。
等等,高甲戏?《美女与野兽》?时空错乱了吗?确定没走错场?
别怀疑啦,这是泉州市高甲戏团新排的一出戏,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王璐担纲导演,目前正在串场和录像,打算下个月中旬,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向国外演出商展演推介。泉州观众要看这出新戏,还需等待一些时日。
昨天,海都记者独家探班,带您提前欣赏这部用闽南语台词和唱腔演绎西方经典,一起来看看吧。
泉州高甲戏 尝试小剧场
道具三四样,演员10名,演出20分钟。
导演王璐说,中国戏曲是民族艺术,很有个性,许多人希望做现代的尝试。比如在小剧场内,用很少的演员阵容、简单的舞台道具、简单的灯光、音乐的编制等来排一出戏。这些正是高甲戏《美女与野兽》想尝试的。
开场的这支玫瑰是串起整个故事的道具。高甲戏版的《美女与野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适当改编的:巫婆向英俊的王子索要一条取暖的毯子,赠予玫瑰,却遭到王子无情的拒绝。巫婆生气地将王子身边的三个太监变成了布袋木偶,将王子变成了丑陋的野兽。相貌的巨大变化让原本高傲自恋的王子变得脾气暴躁。巫婆的台词留下悬念,“这支玫瑰很重要”,得不到美女的心,王子永远只能做野兽。幸运的是,王子的城堡恰好来了一位美女……
这出戏只是《美女与野兽》的片段,王璐说,将来视时机还可能排完整版。
“巫婆”角色糅合女丑、彩旦、武旦
南音四宝遇上RAP
开场部分,南音中使用的“四宝”(钱鼓、钱棍、响盏、竹板),破天荒地遭遇RAP风格,也就是原本流行于国外的“说唱”形式。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队队长黄剑翼说,这个灵感,还是泉州演员给予导演的。说唱版的南音“四宝”,既不失传统戏曲本分,又灵活时尚。
而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尝试是,这出高甲戏里,出现了木偶的戏份。大木偶是王子变身前的样子,有半个真人那么高,借用了日本人偶的形式,操纵起来需要三个人,分别控制头部、手部和脚部。三个小的布袋木偶则是代替被巫婆变身了的三个太监的形象。
让高甲戏演员学习木偶表演,导演王璐坦言:“的确有点为难他们了。”为此,他还专门邀请了中国木偶剧团的老师来教泉州高甲剧团的演员们。
演员挑战多变角色
从9月2日开始,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演员们利用下乡演出和进校园演出的空当进行排练,持续了一周多。
在剧中饰演“美女”的演员陈情瑜今年28岁,16岁开始登台演出,一直饰演的都是正经八百的花旦。担任童话剧中的角色,她感觉蛮新鲜的,“估计年轻的观众,甚至是小朋友会比较喜欢”。
登台表演的10名演员中,柯舒萍饰演的“巫婆”也是重要的角色。她的角色糅合女丑、彩旦、武旦于一身,角色过渡必须拿捏准确。比如开场时,她充当“说书人”的角色,用的是彩旦的表演程式。演“女巫”时,挥动着施展法术的黑旗子,又变成了武旦的套路。离开舞台时,又走起了诙谐的女丑路线。柯舒萍说,在传统的高甲戏中,表演的多样性就没这么明显。
“人肉道具”忙不停,同样是这出实验性浓郁的戏剧的特点。舞台上几乎每场戏都有四名“黑衣人”,他们有时是活的背景,有时搬道具,还要负责操纵大木偶,又饰演狼群与“野兽”对打等。
大木偶是王子变身前的样子
跨界不失为戏剧出路
导演的处女作即将在国际性的戏剧节上展演,80后导演王璐将怎样看待呈现给观众后的反应?“实验性强的戏剧应该是要逐步总结和挖掘观众的兴趣所在,现在大家看到的《美女与野兽》的表现方式并不是一锤定音的,不适当的地方可以再改。”
其实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跨界风”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把普希金著名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打造成高甲戏,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进校园演出,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后又将高甲戏风格融入舞蹈中,形成新的戏曲舞蹈《九角》和《俏·掌婶》,特邀上海歌剧院舞蹈编导编排,反响不俗。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团长何杰说,他喜欢创新,要吸引观众,戏剧可以考虑加入让人眼前一亮的元素,但是传统戏剧的创牌与整理同样是剧团的重任。
王璐
导演专访
人物名片:
王璐,1981年出生。中国国家京剧院青年团主要演员,饰演武生。第六届CCTV全国青京赛武生组第一名、金奖得主。
高甲的“丑”最宜本剧
海都记者:这是你第一次当导演吗?
王璐:以前和别人合作执导过,但是独立导演一出戏,这还是第一次。
海都记者:听说这出戏是先有剧本,再决定邀请泉州高甲戏剧团来演出的。全国剧团这么多,是怎么考虑的?
王璐:《美女与野兽》是知名度很高的童话故事,我们在戏中结合木偶表演,使风格显得愉悦,总之它不是一出特别正的剧。泉州高甲戏很大的亮点是它的丑角,与《美女与野兽》的愉悦有契合之处。高甲戏的丑千姿百态,男丑女丑都有,而且每一种丑有独特的表演形式,这是其他戏剧中很难找到的。
海都记者:泉州的戏剧现在也时常邀请别的剧种导演执导,国内这种情况也存在。怎样避免戏剧风格同质化?
王璐:排练前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不会要求高甲戏演员和乐队要“京剧化”,高甲戏肯定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能形成独特的剧种。地方剧种的特点是不能抹杀的,不会用京剧的套路来走,否则就像你说的,没有高甲戏的特色,或者各种戏曲看起来都很像。
海都记者:以后会不会继续尝试当导演?
王璐:我是受朋友之托,当这出戏的导演的。导演对我来说算是外行,我演的是京剧武生。和演戏比,当导演挑战还挺难的。因为剧本只是文字,导演必须将文字提炼成立体的东西,呈现在舞台上。和演员单纯地演戏不同,导演需要把握全局,设计演员表演、灯光、舞台调度等等。以后有机会,我会继续尝试当戏剧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