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电缆让路,盆架子的树枝被粗暴砍断
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涂传之 吕波 见习记者 喻兰 夏鹏程 文/图)昨天上午11点半许,海都热线通95060进来一条线索。市民曾先生举报,电力工人正在温陵南路与灯荣路路口处,修剪高大茂盛的盆架子乔木。约15米高的树冠被砍得乱七八糟。
曾先生说不论他们是否手续齐全,他反对的理由是:“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为什么电力施工还要用这种破坏绿化的方式?”继而又发来短信质问:“市区园林大树被砍,竟无人问津,有些部门施工临时砍伐家常便饭。”
海都记者介入调查发现,电力部门此次的修剪并未经过审批。深究原委,他们给出的理由,也许情有可原,但终究难让和曾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市民心悦诚服。
施工方:赶工期擅自砍树
温陵南路与灯荣路路口处,也就是泉州大桥东侧,有一片超过1600平方米的绿地,草地和灌木丛中,种植几十株高大乔木,树下还设有石桌凳。
昨日中午,海都记者赶到现场时,泉州电力公司工人已在绿地中竖起了两根10米多高的电线杆,两三条电线穿过小树林高处。3株乔木的树冠和侧面枝条被无规律修剪,致使一片原来规整的绿色丛中凹了一块。
现场的电力工人证实,乔木是他们为方便布线,昨日上午开工后修剪的。电力公司该片区工程负责人苏先生告诉海都记者,此处布设的电力线路,是配合周边的市政道路改造项目,开工前已与项目工程指挥部声明过布线需修剪树木,“指挥部的人曾答应向园林局知会此事。而且据称,这片绿地已规划为停车场,未来几个月,绿地就要被撤掉了。所以我们就自己修剪了树木。”
海都记者随后联系到“项目工程指挥部”一名负责人吴先生。对方称,此处的工程系浦西地块配套的市政改造工程。对于电力公司修剪乔木一事,他承认确实未取得园林部门的审批和同意,“这是个重点工程,工期很赶,匆忙之下,我们双方在协调上出了差错,互相认为对方已和园林局沟通过了。”
园林局:被修乔木树龄均超25年
昨日中午,泉州市园林局绿化巡查科接到海都记者反映的情况后,科室相关人员立即到场,经问询,确认施工方无相关手续,当场制止了对方继续施工。该科室通知责任方相关人员至泉州市园林局配合调查。此事如何处理,园林局有关人员表示也许将涉及处罚,但尚待调查完毕。
经泉州市园林局绿化管理科人员辨认,被修建的3株乔木皆为盆架子。树高可达20米。而这3株盆架子中,主干最粗的胸径超过60厘米,被修剪掉的侧枝粗如成人手臂。据园林局人员说,这批盆架子的树龄约在25年至30年,市区丰泽街路边的盆架子于1993年种下,当时胸径约10厘米,两处盆架子的树龄相仿。
“这些树的形态被破坏了,已经较难恢复了,如果要恢复原状,至少要培育好几年。”该绿化科工作人员表示。
市民:难道没有其他施工方案?
第一时间报料此事的曾先生住在附近,对这片绿色一直颇为中意。昨日上午9点多,他外出路过,惊愕发现树林“缺角”,还认出伐树的工人穿着电力制服。回家后他愤愤不平,想到本报近期推出的“绿满刺桐城”策划,遂决定报料。“城市的很多绿化,往往是在这样那样的施工中,被施工单位擅自破坏掉的。”
这片绿地的背后,就是泉州七中的学生公寓。昨日中午,不少返回公寓的学生经过此处。小陈和同学路过时,发现了绿地的异样,停下脚步瞅了瞅,摇了摇头,和同学嘀咕了几句。她对海都记者说,“(树林上的‘窟窿’)就好像本来一个好看的发型,因为理发师失手,剃光了一片头发露出头皮,破相了。”
周边南丰新城小区外一家小店的老板王先生有些不解,“桥头这一带本来就指着这片绿地还能看看,怎么在绿地中间竖了电线杆,真是煞风景啊,难道没有其他的施工方案吗?”
行道树枯死 他买来树苗补种
拓改挖掉树 他再掏钱挖树池
郑老伯两次补种行道树,希望剩下4棵能保留长久一些
有人毁绿,有人救绿。海都记者在调查市民举报的另一处“缺绿”时,无意发现市民自发的补绿行动。
昨日,网友“树之风声”通过微信平台向海都报反映,鲤城区笋浯溪河岸溪滨巷不少绿化树池被填,车进绿退,枯死了不少行道树。海都记者核实市民反映的路段,见到一棵枯死了几个月的树,还有一个被水泥填满的树池。
住在溪滨巷,今年60岁的郑老伯说,他看到的可远不止这些。
“很早以前,溪滨巷边种的是柳树,没过几年就枯死,树池就空了”。见没人补种,夏天阳光直射进家里,郑老伯就自己买了五棵芒果树回来种。当时直径只有十厘米,一米多高,七八年后,最粗的一棵直径已有20多厘米。
芒果树不长虫,好养活,还能结果实。后来,邻居们也纷纷在自家门前种上芒果树。现在溪滨巷旁的十几棵芒果树,都是村民们自发栽种的。
不过,郑老伯家门前的两棵芒果树其实不是最初种下的。他说,几年前的一天,从公园健身回家,突然发现门口的五棵芒果树被挖走了三棵。郑老伯找社区理论,只了解到是溪滨巷道路拓改,施工方挖走的。为挽救其中两个被填的树池,郑老伯最终掏钱补贴施工队,才留下空树池,又买了两棵芒果树苗补种上去。
道路拓改完毕后,居民们发现,溪滨巷路边树池相隔距离变大了。这些空隙也渐渐成为停车场。郑老伯认为,“道路拓改是好事,树还是要留,种得这么疏大家把车停在里面,拓改也没有意义,一样堵得慌”。
对此,笋浯社区的林主任介绍,溪滨巷原先只有四五米宽,拓改后虽然占用了一些绿化地,也是无奈之举。林主任记得最初那批柳树枯死后,园林局前年还来寻缺补种过一批,长得比较好。但因为道路宽度所限,笋浯溪对岸相隔四五米就有一棵树,溪滨巷这边虽有部门和市民多次补种,仍相隔十来米才能见一棵绿树。对于市民举报的绿化树枯萎,园林局巡查科的工作人员昨日表示会尽快到现场查看,积极补种。
昨日傍晚时分,郑老伯和几位老邻居坐在笋浯溪边垂钓,微风吹来,芒果树叶沙沙作响。郑老伯动情地说,“我今年也六十岁了,希望这四棵芒果树能健康长大,陪伴我们笋浯村一代又一代”。
快刀短评
谁对绿色不尊重
三株盆架子被损,这事大不大?曾先生认为,兹事体大。他有两大疑惑:为什么电力施工还要用这种破坏绿化的方式?市区园林大树被砍,竟无人问津?这两大疑惑,无关手续,更何况施工方连审批手续都没有。
这场单位和市民的隔空对话,折射出一个问题——有人对绿色生态不尊重。
因为不尊重,才会出现枉顾程序的合法;因为不尊重,才会让“重大工程和赶工期”成为理由。我们半月以来一直持续关注城市绿色建设,看到各种路进绿退,车进路退的尴尬,此次电缆进,绿继续退。万般不解之余,突然在市民曾先生和郑老伯的质疑和行动中寻得一种解答。
绿色覆盖,是一座生态城市的基本数据,归根究底,是对人需求的最终关怀。曾先生、郑老伯就是喜欢每天看到这么一块绿色,遮阴蔽日也好,赏花作伴也罢,人与自然在城市的这么一点亲密总不应该被一味地轻视。
尊重为先,便会郑重其事,就不会轻易出现“想砍就砍”、“想毁就毁”的现象,而是能不毁就尽量不毁,能补种就想方设法补种。(止水) |